推动“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之一。
记者从浙江省血液中心了解到,浙江先行先试,早在2019年就将“用血服务不用跑”项目列入当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十大举措之一。随后服务不断升级,2024年全省减免2.56万人次,总减免金额达到了2303.9万元。
图片来源于IC photo
一家三口都是献血者
儿子白血病血费减免超6万元
温州的老郑就是直接受益者。
年近60岁的老郑在公交系统工作。单位组织过好几回无偿献血,他都积极报名,“其实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有需要,我就上。”而且在他的带领下,妻子、儿子也相继成为了无偿献血者。
去年元旦,儿子持续高热,到当地医院检测了血常规,结果异常,被确诊为白血病。面对晴天霹雳,一家人辗转省内多地积极治疗,并在同年9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是后续要继续复查。”尽管面对着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老郑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让他意外的是,在医院结账的时候,费用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高。“每次医院的工作人员都会问我一声,有没有献过血,有没有献血证?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举动,竟能为后面省下一大笔钱。”老郑算了算,儿子前前后后住院11次,每次都有用血,用血费用总计61015元。而这些费用,全免。
要知道,在过去想要办理这样的减免费用,程序上就有很多步骤,比如省内献血者或者其相关亲属用血后,还需要提交医院出具的用血发票或清单、无偿献血证、身份证、关系证明等七七八八的材料才能进行用血费用报销。
老郑说,因为儿子献过400毫升血,按浙江政策,可以终身免费用血,出院时什么材料都不用提供,医院自动就直接将费用减免了,他们家也通过这次经历真切地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而且他还从病友那里了解到,外省的献血者,现在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查询和提交减免用血费用申请,全程电子操作,特别便捷。“现在人口流动频繁,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通过电子献血证,就能便捷地获得用血保障,不再受地域限制。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4年全省血费减免2303.9万元
浙江被委托建设全国系统
作为数字大省,浙江借助信息化,协调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大幅精简减免所需材料;优化服务模式,将省内血费减免的关口前移至医疗机构。
2019年,通过改革,献血者本人及其家属用血报销材料分别从改革前的5项和7项缩减到改革后的0项和2项,省内就医实现血费“医院直免”,极大方便了献血者。
2023年,浙江完成血费直免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为了破解“你妈是你妈”的痛点问题,打通公安、民政、卫健系统的亲属关系数据库,实现亲属关系证明线上自动获取或在线签署承诺书;为了实现全流程零纸质材料办理和主动判断、自动办理的“无感智办”,打通与财政厅票据中心的信息互联通道,打造财政票据便民服务的应用场景,通过电子票据的自动获取和输血费用的自动计算及票据展示,用血费用医院直免比例也上升到2024年的91.60%。
浙江省血液中心胡伟主任介绍,升级后,不仅实现了血费减免“无纸化”,也通过主动识别实现“政策找人”,极大提升了血费减免关爱政策的覆盖面。2024年全省减免2.56万人次,总减免金额达到了2303.9万元,分别较2019年推出时同比增长151.9%和119.4%,实现用血费用减免“应免尽免”。
同时,浙江率先通过“浙江电子献血证”实现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的线上便捷办理,即在外省就医的患者可以通过“浙江电子献血证”在线提供相关材料,血站后台审核通过之后将相关费用汇给患者。
“浙江经验”被传播,去年还被委托建设“全国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跨省异地减免系统”。系统自2024年11月上线运行,为全国500多家采供血机构和部队血站提供跨省血费减免的审核、代办等后台管理功能,成功打通全国血费异地报销的“最后一公里”。截止至2024年12月底,已完成全国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献血者跨省异地减免1208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