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线潮丨追“新”逐“链” 诸暨市科技局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潮新闻 共享联盟·诸暨 周旦 何巍 通讯员 王媛杰 吴少杰2025-02-28 09:14全网传播量379
    00:00
    00:00
    012024年12月起,浙报集团“西湖智库”关注诸暨改革发展,赞赏其以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教科人融合。
    02诸暨市先后落地3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如浣江实验室,入选多项省级荣誉,与杭州海康威视共建实验室也获认定。已累计投入建设经费3.08亿元。
    03诸暨市通过“漫灌”加“滴灌”方式支持科创平台,出台政策、编制清单,并提供“一科创平台一产业园一产业基金”模式,同时建立“首席人才服务官”机制,引育高端人才。
    04诸暨市打造“赋能伙伴库”,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合作与科研项目,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出台绩效评价办法,两年内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18人。
    05诸暨市鼓励平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管理公司,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如浣江实验室将技术应用于50余颗卫星,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技术也正式应用于露笑科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2024年12月开始,浙报集团“西湖智库”,跳出杭州,将目光投向诸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汇聚创新力量,点燃强劲的发展引擎,走出了一条具有诸暨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西湖智库”专家如何看待这片改革热土?我们一起去看看——

    近年来,诸暨市积极探索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教科人融合贯通新路径,深化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先后落地运行3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其中,浣江实验室入选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高能级科创平台、省新型研发机构、省院士工作站等;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与杭州海康威视共建实验室获得首批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牵头承担省“尖兵”重大研发项目。

    政策资金人才“三箭齐发”

    科学规划建设,筑牢平台发展基础

    浣江实验室作为诸暨高能级科创平台中的佼佼者,由诸暨市、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投运至今,已引进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孵化企业19家,与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项目50项。短短两年内有如此成绩,一方面得益于自身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诸暨市的“漫灌”加“滴灌”。

    “漫灌”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上。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初期,诸暨市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出台一系列政策,编制重大项目、高端人才、合作交流“三张清单”,明晰平台发展路径规划。同时实施“一科创平台一产业园一产业基金”发展模式,分类提供筹建启动、科研设备、运行保障以及人才科技经费,现已累计投入建设经费3.08亿元。

    而“滴灌”则重在“一对一”私人订制服务上。以人才引育为例,诸暨市建立“首席人才服务官”快响机制,畅通人才向科创平台流通路径。至今,已免评审引进世界百强名校教授、研究员7人,互认C9高校重点人才计划10人。

    技术知产评价“三轮驱动”

    强化共建共享,激活平台创新动力

    “你是想把这个承受的横向力减轻一些?”近日,浣江实验室苏益品博士和赵梓楠博士,来到浙江裕荣弹簧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展了一场面对面的“问诊”。在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后,两位专家现场会商,迅速拿出了初步的技术解决方案。

    面对技术难题,企业出题、研究院破题,在诸暨已经成为常态。诸暨市精心打造“赋能伙伴库”,由院士专家、科研人员一体推进产品研发攻关。据统计,目前已与天链航天等13家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合作项目61个;申报省“尖兵”“领雁”等重大科研项目9个,5个项目获得立项。

    得益于高能级科创平台强大的人才、设备基础,诸暨市还实施了“一个产业集群建设一个实验室(研究院)”计划,大力推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协同共享。同时创新性地建立“四联”管理模式,打造“枫桥式”知识产权多元共治体系,强化知产保护。

    举措有了,如何保障其形成合力、可持续发展?诸暨市专门出台了《诸暨市共建产业创新平台绩效评价办法》《诸暨市共建科创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将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以考核和绩效评价督促研究院运行。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间,诸暨市3家研究院(实验室)自主申报入选省顶尖人才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8人,申请发明专利138件,引进孵化科技企业31家。

    研发供需转化“三点破局”

    高效推动落地,保障平台长效发展

    不久前,浣江实验室与浙江鑫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智能微电网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正式运行,并开展“万平级光电试验场中试基地”项目建设,实现科创平台与本地企业“双向赋能”。

    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反应炉”,高能级科创平台能推动科研成果更快“上架”。诸暨市科技局从科技研发、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三个关键点精准发力,打造“源头在高校、中试在平台、产业化在诸暨”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成效,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了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诸暨市鼓励平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管理公司,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平台为中枢的“技术策源—应用牵引—企业孵化—产业集聚”新质生产力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构建“平台+孵化器+基金”多元化成果转化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浣江实验室微纳星群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将精密部组件应用于50余颗卫星;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研发的“电工铝扁线热电化学氧化表面功能陶瓷化”技术成果正式应用于露笑科技……一系列措施都体现了诸暨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决心。

    “未来,我们将锚定大抓科创这一目标,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将科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赋能诸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诸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点评: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县域改革突围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潘毅刚

    县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全国各地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布局功能完善、衔接产业紧密的高能级科创平台,通过平台高效集聚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技术等要素,以期在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诸暨立足浙江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强县的先发优势,以科创平台为主阵地,深度探索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教科人融合贯通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小县城集聚大人才、小平台撬动大创新、小改革激励大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2022年以来,先后落地运行浣江实验室等3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引进孵化科创企业28家,申请专利130余件;引进入选顶尖人才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8人。

    一个县城如何让新质要素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诸暨的答案是,向高能级科创平台的集成改革要动力。

    一是回答好平台“为谁建”的问题。诸暨以自身产业规划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筑巢引凤”,一张发展路线图和重大项目、高端人才、合作交流“三张清单”让创新企业需求、先进要素和人才支撑三者在平台建设上一体贯通,也让政策创新有的放矢。

    二是回答好资金“从哪来”的问题。融资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诸暨创新实施“一科创平台一产业园一产业基金”合作模式,大力推行“建设经费+科创贷”平台资金保障计划,不仅解决了创新主体融资难问题,也打通了从科技成果孵化到产业创新转化的资金通路。

    三是回答好人才“如何留”的问题。人才始终是创新活动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诸暨既注重向外引、向内聚,更注重用得好、留得住,“一对一”提供伙伴式、定制式、套餐式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人才发展的真问题,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平台留人的优势叠加。

    诸暨在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令人印象深刻,这当然是县域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每个县域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都不尽相同,如何找准需求对接适宜创新资源,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用好县域外部的人才资金资源,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性化难题,亟需结合实际去破解。面对新时期必答题,期望看到诸暨更多改革突围、探路前行的好经验、好做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