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杭州团市委
AI设计师、科技青年、环保志愿者……2月27日,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党群服务中心来了一群年轻面孔。当天,杭州市“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暨“学雷锋树新风·助共富当先锋”行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近年来,杭州团市委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优势带动下,通过不断构建全面参与的动员体系和覆盖广泛的阵地和供给体系,持续擦亮“小青荷”等志愿服务品牌,引领青年志愿者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专业力量。
今年是杭州市志愿者协会成立30年。杭州团市委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有430万人,其中协会注册超过70万人,构建起22支协会直属志愿服务队伍。“我们将发动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以本次行动启动为号角,聚焦助力物质共富、精神共富、民生共富、文化共富、生态共富等5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走进村社,发挥专业优势,以扎扎实实的志愿服务实践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新时代雷锋故事怎样书写?活动现场,来自6个领域的志愿者先锋代表分享了助力共富的故事,并共同发布“传承雷锋精神、助力共同富裕、争当青春先锋”的行动倡议。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前提。“过去3年多来,832个县城在我们平台的销售额超4416亿元,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农民增收。培养超过16万名助农主播,AI标注、客服等数字新职业直接帮助25872名小镇青年实现家门口就业。”阿里巴巴助力乡村振兴“热土计划”志愿者、“阿里汉仪顺利热土体”创作者范顺利晒出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他介绍,阿里巴巴将持续深耕“热土计划”,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以及民生保障四大方向,通过释放数字力量来创造发展价值,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鸬鸟镇职业经理人刘路路对此深有共鸣。他告诉记者,通过整合营销、打造品牌,鸬鸟解决了销售渠道有限、价格杂乱的难题,实现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几百斤黄花梨短短半天认购一空。
图自杭州团市委
富了口袋,不能空了脑袋。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文化志愿者曹彦生说,志愿者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良渚文明是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杭州之窗’,我很幸运能以一名‘小青荷’志愿者的身份,把五千年文明良渚讲给世界听。”还在上大三的曹彦生,看到首届“良渚论坛”志愿者招募信息后,第一时间就去报了名。顺利入选后,他和同学们每天训练5小时以上,熟悉会场周边的所有线路,用双语(汉语、英语)记下良渚文化和景点故事,专业的服务得到了参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现在每到暑假,我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到乡村、社区去支教助学。”曹彦生说,希望心手相传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
在全市注册志愿者中,绿色志愿者“朋友圈”这些年不断扩大。1993年,杭州团市委发起“保护西湖绿色行动”以来,杭州志愿服务始终将绿色理念植入特色发展脉络中,打造志愿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的“绿色样本”。
“全市现有注册绿色志愿者超2.5万名,我们构建了纵向贯穿“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横向覆盖各相关行业的绿色志愿者队伍。”来自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的市功勋志愿者曹亮分享道。
活动当天,余杭区“志愿赋能1+1+N”青年助力共富行动也同步启动。该行动创新构建“1+1+N”活动格局,每月将围绕1个奋进共富主题,由1个镇街牵头,联动N个机关、平台、企业或高校,形成多方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志愿服务生态圈,汇聚志愿力量,为共同富裕注入余杭动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