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春来好时光。2月25日上午,嘉兴内河港集群之一的海宁港码头,吊机声、车鸣声此起彼伏,一辆辆集卡车排队进港,驶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装卸,在完成通关手续放行后,场所内的集装箱通过龙门吊起吊至内支线船舶上,通过内河运输直达上海港装载外轮后出口到全世界。
海宁港码头位于嘉兴内河港海昌作业区,主营海宁—上海中间的海河联运业务,将原本海宁和上海之间公路运输的进出口货物改为内支线船舶水路运输,每艘船每次可以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相较公路运输每标箱成本可降低20%。
“以往集卡车陆路运输到上海,不光费用比水路高而且难免遇到堵车耽误进港时间。现在我们拥有了家门口的海河联运线路,降低了国内段运费而且也不再面临堵车的问题,进口货物也可以通过内河从上海港运到海宁港,这对我们国际货运企业真是极大的利好”。浙江方元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海潮高兴地说。
2024年7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嘉兴“公铁水空”联运枢纽发展规划》,这是全省首份由省政府推动制定的地方交通规划。嘉兴地区水系发达,嘉兴海关一直将支持嘉兴内河港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有力支持“公铁水空”联运枢纽建设。目前,已经结合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在嘉兴内河港海昌作业区、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批准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打通和上海、宁波两大口岸的水路转关业务,支持海河联运业务在本地一站式办理海关通关手续。同时还积极推广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举措,2024年12月,海宁港成为嘉兴内河港内首家适用上海洋山港“联动接卸”模式的内河港,实现“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的整体监管。据统计,2025年首月嘉兴内河港海河联运箱量达5.5万标箱,同比增长13.9%。
“海关将在现有基础上深挖内河港海河联运优势,助推当地建设贸易便利、物流集聚、业态创新的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平台,为嘉兴打造‘公铁水空'联运枢纽提供有力支撑。”嘉兴海关口岸监管科副科长沈水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