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法理情并用,重组家庭解开多年心结

    潮新闻 通讯员 朱丽红 杨佳芳 记者 陈贞妃2025-02-25 07:05全网传播量852
    00:00
    00:00
    01宋某在丈夫去世后,因家庭遗产和继子监护权等问题,与家庭成员陷入长达十年的诉讼纠纷。2024年,为了分割房产再次起诉。
    02德清法院法官王昆明联合银龄调解员老沈,通过倾听、法理并用和耐心劝导,成功调解了这起涉及三代人亲情纠葛的案件,让当事人达成和解。
    03银耀天平工作室自2024年3月成立以来,已化解429起纠纷,其中涉老案件占比20%以上,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
    04宋某展示了记录继子成长的照片和长期的医药费支付记录,证明自己对继子的关爱,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信任。
    05王昆明法官表示,实质化解家庭矛盾,不仅要讲法、讲理,还要讲情,强调了情感沟通在调解中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感谢法官,我终于能够放下过去,安享晚年!”拿到法律文书的宋某,不停地摩挲着“调解协议有效”的字样,对着湖州市德清县人民法院的法官王昆明道谢。

    多年前,德清的宋某再婚,户口迁入桐乡市。婚后在两地均拥有了房产,日子过得平淡却幸福。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2013年,继子遭遇车祸,生活无法自理。次年,丈夫又在交通事故中身亡。为了尽快让继子得到治疗,宋某以稍低的赔偿数额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但其他家庭成员却对此充满怀疑。

    之后的十年里,遗产如何分配、交通赔偿款的去向、继子监护权的归属……种种矛盾让这个不幸的家庭屡陷诉讼纠纷。2024年,为了分割房产,一家人又打起了官司。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案子不难。”但想到宋某年近六十,婆婆八十多岁,瘫痪的继子还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承办法官王昆明不禁陷入思考:一纸文书,牵涉的是三代人的亲情纠葛。如何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纠纷,尤其是涉老、涉弱纠纷中,多唤醒一丝亲情?

    很快,王法官便想到了银耀天平工作室的银龄调解员老沈。2024年3月份,德清法院推动社会治理中心成立了银耀天平工作室,以退休老干部传帮带以及提供适老服务为主要特色。目前已成功化解429起纠纷,其中涉老案件占比20%以上。

    王法官和老沈运用“首先倾听、法理并用、耐心劝导”的方法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在多次走访当事人及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后,终于解开了双方的心结。

    “宋阿姨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

    “孩子离不开人照顾,能不能各让一步?日子也要向前看啊!”听着王昆明与老沈一遍遍地释法说理,宋某也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委屈。

    “二婚家庭对我不信任,我可以理解。但照顾好儿子是丈夫的遗愿,我怎么会随意处置、霸占赔偿款?”宋某展示着记录孩子成长的照片和长期的医药费支付记录,“他是我一手带大的,在我心里和亲儿子没有区别。”

    敞开心扉的对话过后,当事人的态度均有所缓和。法官和银龄调解员就此进一步说理说情,劝慰当事人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最终,在情理法融合的调解下。原告和被告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自愿调解结案。关于交通事故赔偿款,原告也同意不再追究宋某责任,向法院申请撤诉。本案得以实质顺利化解。

    亲人不幸离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哀思,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法律与情感问题。而重组家庭因涉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感纠葛以及利益分配问题,矛盾纠纷往往更为敏感。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实质化解当事人矛盾,修复家庭亲情关系,不仅要讲法、讲理,还要讲情。”王昆明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