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春耕时节,浙里乡野“航线”忙

    潮新闻 记者 杨一凡 鲁杰 2025-02-25 06:27全网传播量234.4万
    00:00
    00:00
    012月25日,杭州万青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使用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喷洒农药,效率提升10倍以上,蔡康锋承包土地从3000亩增至9300多亩。
    02浙江多地利用无人机进行农业作业,如运送肥料、喷洒农药等,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丽水龙泉市推进“客货邮+无人机”项目,无人机运输大大提升了送件时效。
    03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聂鹏程表示,通过智能导航等技术,无人机可有效进行施肥、喷药等作业,还可应用到乡村环境治理等领域。
    04浙江出台行动方案,提出在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打造六大低空经济场景,至2027年,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将达1万台以上,作业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
    05蔡康锋计划引进多光谱无人机,快速扫描农田并分析作物长势,他承包的土地面积也将突破一万亩,对未来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充满信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展开螺旋桨、加入农药、规划飞行路线。2月25日上午,在杭州市钱塘区新围村,一望无际的麦田旁,杭州万青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康锋轻轻操纵手柄,“呼”地一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呼啸离地,迅速飞向麦田上空,均匀而精准地喷洒起农药。

    杭州万青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受访者供图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走进浙江乡村,各类“农业航线”十分忙碌:在平湖市广陈镇,无人机为种粮大户运送肥料,几分钟即送达田间;在武义县熟溪街道,操作员将有机肥装入容器,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动进行施肥作业;在遂昌县,当地企业自主研发、拥有超200公斤载重能力的“浙林勇士”无人机,或在农田上空或是进入林木茂密之地,应对自如地喷洒农药、播撒种子、吊运肥料和毛竹。

    “4台植保无人机一起作业,每天可以洒药、施肥2000亩小麦。”蔡康锋说,纯人工作业,单人每天仅可完成40到50亩土地的打药、施肥。而使用植保无人机,四五天便可以完成全部作业,效率提升10倍以上,日常管理仅需五六个人。2020年,蔡康锋承包的土地仅3000亩左右,农忙时需要近40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自2020年下半年引进植保无人机后,他便不断“开疆拓土”,到去年底,承包的土地已达9300多亩。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空天地一体化融合感知平台。受访者供图。

    无人机不但“种地”,还能“跑腿”。丽水龙泉市地域面积大、村庄分散,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最大的梗阻。日前,龙泉市推进“客货邮+无人机”项目,运营了三个常态化固定航线。以前开车一个多小时,用无人机运输仅需12分钟,大大提升了信件快件、生鲜产品、农副产品的送件时效。

    2月25日,在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空天地一体化融合感知平台正在运行。点点鼠标,就可以调动90公里外的无人机执行飞防、监测等各项任务。

    “数字基座打好了,无人机会越来越聪明。”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聂鹏程告诉记者:“通过布设无人机机巢,结合智能导航等技术,无人机可以根据田间农情养分、病虫害程度,有效进行施肥、喷药等作业,还可应用到乡村环境治理、高标准农田测绘等领域。”

    据统计,目前浙江各类农用无人机拥有量超6800架。农业无人机飞手不乏月入过万元者,但人手依然紧缺。既玩得转飞行器又懂农业的复合型飞手成了香饽饽“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订单班培训,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深受企业好评。”全省最早一批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的章正伟院长介绍,2022年6月,该校首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踏入社会。根据学校跟踪调查,通过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智慧校园应用示范场景。受访者供图。

    无人机在浙江乡间的日益繁忙,背后是浙江低空经济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新布局。近日,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在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打造生产作业、监测、服务、运输、治理、农文旅消费六大低空经济场景,推动无人机“宜飞则飞、应飞尽飞”,鼓励在梨、香榧等特色作物上用无人机授粉和绿肥作物等播种,大力发展杨梅、山地蔬菜、水产等无人机短保鲜期、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产地直达餐桌”低空运输服务。根据方案,至2027年,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新基建、新应用、新格局基本形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用无人机配置全覆盖,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1万台以上,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建设农业生产“低空+地面”一体智能监测点100个,无人机乡村巡查巡检村域覆盖率30%以上。

    “未来,一定会越飞越好。”聂鹏程表示,一方面,技术方面,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等加速进步,将进一步带动农业农村遥感、作业、治理、服务等发展。另一方面,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政策红利将长期释放。

    对于这样的前景,蔡康锋也颇有信心。他告诉记者,今年计划引进多光谱无人机,它可以快速扫描大片农田,感知到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及相关部位水分含量等重要信息,进而分析出作物长势,相当于“给农田做CT”。而他承包的土地面积,也将突破一万亩,“这是我创业的一个新里程碑。”他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雨水节气 杭州桐庐无人机助春耕
    开设无人机课程 德清推出“暖心八条”助力银色人才创新创业
    从“乌篷船”到“无人机” 浙江绍兴越城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机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