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如何养眼又提神?看浙大学生“最美”笔记

    潮新闻 通讯员 伍闻博 章舒帆 祁航 记者 王湛2025-02-25 01:46全网传播量2.9万
    00:00
    00:00
    01浙江大学举办第六届“最美”学习笔记大赛,学生分享笔记心得。
    02历史学院姚双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人文地理学内容,避免混淆,加强记忆。
    03地球科学学院蒋欣妙课上记主题,课后补充理解,用颜色和图表总结知识点。
    04医学院康怡欣结合图文理解解剖结构,认为笔记是从整理到内化的过程。
    05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曹雨晴博士阶段笔记内容凝练,高亮分列标题,便于检索,促进深层思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新学期伊始,好的笔记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在浙江大学第六届“最美”学习笔记大赛中,不少学生凭借精美细致的笔记脱颖而出。

    图片

    历史学院 姚双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蒋欣妙说:“我们专业的课程涵盖地理、计算机、数学等领域,注重在技术之外对思维的培养。人文地理学认识论的相关内容很庞杂,用思维导图收缩、展开分支进行梳理,可以避免关系之间的混淆,加强理解与记忆。”

    图片

    地球科学学院 蒋欣妙

    “课上记下主题内容,课后补充完善,写下自己的理解。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知识点,流程图和表格可以用来总结逻辑关联比较强的部分。弄明白原理和公式推导后,举一反三也很重要。”生物科学求是科学班的张宇这样分享做笔记的心得。

    640 (1).jpg

    生命科学学院 张宇

    神经病学专业的康怡欣说:“外科学的特性决定了图文结合的笔记模式,结合图注能够更好地理解解剖结构。笔记对我来说,是一个从整理、提炼到内化的过程,掌握基础更有利于前沿内容的探索。临床医学是一门做中学、学中做的学科,看到具体的病人和病例,会有更立体、更全面的理解和感受。”

    微信图片_20250218162012.jpg

    医学院 康怡欣

    微信图片_20250218162202.jpg

    求是学院云峰学园 卢思羽

    来自泰国的硕士生查丽莎说:“来到浙江大学,感到学校一切事务都井井有条,希望我的学业也能安排得有条不紊。把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可以让笔记更生动,回顾起来也更轻松。”

    微信图片_20250218162352.jpg

    国际教育学院 CHALISA SUKHAHUTA(查丽莎)

    观赏园艺学专业的博士生曹雨晴说:“本科以来一直都有做笔记的习惯,博士阶段的笔记与以前相比,内容更加凝练。不同高亮分列标题,突出信息层次,便于快速检索。课后整理的过程,一方面使笔记更加美观,同时也是对知识的重构与再创造,能够促进有效把握和深层思考。”

    微信图片_20250218162534.jpg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曹雨晴

    “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多提问、多挖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爱的小插画是一种激励,鼓励自己克服畏惧的心理,提高学习的动力。”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戴耀扬说。

    640 (2).jpg

    海洋学院 戴耀扬

    “感兴趣的通识课,是一种在各种压力下放松自己、追寻个性的渠道。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音乐,认真地做一件喜欢的事,是很充实而幸福的。无论学业还是爱好,都倾注热情与投入,这也算是我的一条人生座右铭吧。”管理学院的丁依诺说。

    微信图片_20250218162904.png

    管理学院 丁依诺

    艺术与科技专业的郭槿说“用时间轴梳理历史事件,直观地理解历史的不同阶段,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区域的标注美观且清晰,能够加深记忆。”

    640 (3).jpg

    艺术与考古学院 郭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