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南麂70年|一条海缆如何链接起美好生活?

    潮新闻 策划 殷诚聪 钱忠秋 见习记者 蓝韵飞 记者 张银燕 视频 共享联盟•平阳 林最 张锐 制图 蔡卓凝2025-02-25 00:37全网传播量21.4万
    011955年2月26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麂岛,标志着浙江全境解放。70年来,南麂岛基础设施发生巨变,2019年11月30日通电难题彻底解决,用电量翻倍增长,助力生态经济发展。
    02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南麂岛建发电厂缓解用电难,但电量不足需轮流停电。2023年,平阳县斥资2500万元打造豪华版“南麂之星”客轮,提升交通旅游服务品质,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岛上。
    03淡水资源匮乏曾是南麂岛大问题,2022年平阳水务公司启动水厂改造提升工程,分两期实现岛上全覆盖,满足居民和游客用水需求,促进民宿业发展。
    04南麂岛民生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未来将通过文旅赋能,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
    05郑荣贵等海岛居民亲历了南麂岛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煤油灯到稳定供电,从木船到豪华客轮,从缺水到优质供水,日子从苦过到甜。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1955年2月26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平阳县南麂岛,意味着浙江全境获得解放。值此浙江全境解放70周年之际,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记者走进南麂岛,带您循迹来时路,共同感受这座最美海岛的沧桑巨变。


    “很多人向往海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你再想象一下,如果是一座缺水缺电、蛇虫鼠咬的孤岛,肯定又要抓狂了。”平阳县南麂岛东方岙村村书记郑荣贵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海岛土著”。1955年南麂岛解放,第二年他的祖父母便上岛垦荒,开始建设新家园。郑荣贵出生在岛上,亲历了南麂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感受最为明显的,就是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蝶变焕新。

    倪宝道 摄

    南麂岛距平阳县鳌江镇30海里,远离大陆,能源一直是困扰南麂发展的一大难题。“小时候家里都是用煤油灯照明的。十几岁时,村里开始共用一台发电机,只能晚上六点后发电四个小时,时间一到就停电。”郑荣贵向记者讲述了岛上的用电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南麂岛建起了发电厂,岛上居民的用电难题才得以缓解,但电量还是很不够用,得通过轮流停电来保障地区用电。“那时候家里经营小卖部,轮到我这停电时,眼瞅着冰箱里雪糕会融化,都要全家总动员拼命运到附近有电的邻居家借冰箱使用。”回忆起当年的情形,郑荣贵感慨万千。

    2014年,国家863项目南麂微网示范工程顺利投运,岛上从此拥有一个融合风电、光伏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用电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然而,随着来岛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多,酒店服务、海水淡化、渔业加工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区域负荷不断攀升,岛上供电也难保障稳定。于是,每当遇到用电高峰时期,发电机就成了海岛居民的常备品。

    直至2019年11月30日,一条长达43.9公里的光电复合海底海缆,穿越东海与大陆联网,彻底改写岛上用电短缺的历史。至此,浙江省实现所有建制镇用上大陆电。

    图源 温州发布

    “去年,南麂岛的用电量攀升至815万度,与2019年的400多万度相比,近乎实现了翻倍式增长。”国网平阳县供电公司南麂供电所所长林启待告诉记者,源源不竭的电力也将为海岛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迷途后隆洞穴酒店的店长徐子惠对此深有感触:“通上大陆电后,此前购置的发电机被收进库房,再也无人问津。旅客可以放心使用空调等电器设备,住宿体验大幅提升,更多人更是愿意‘打飞的’来岛度假了。”

    岛中废弃的发电机。

    不仅仅是一条海缆链接起了美好生活。“要想富,先修路”,小岛孤悬海中,跨海交通一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最初,从鳌江去南麂还没有正规的客运铁板船,大家只能靠私人渔船或小木船划过去。”浙江省鳌江港务公司副总经理蔡忠明跟记者分享了小时候一次惊心动魄的上岛经历:“那天我跟爷爷坐木船回南麂,结果遇到大风浪,船上载的货也多,船头就沉下去了,便在海上漂了六、七个小时。最后把货全部扔掉,把船扶起来,才捡回一条命。”

    1979年,第一艘客运铁板船“平航1号”正式投入使用,这才缓解了岛民的交通难题。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客船经历了多次更新迭代,从100客位的“平航11号”铁板船,到耗时仅需90分钟的快艇,再到可容纳300多客位的“南麂88号”与“南麂99号”。2023年,鳌江港客运站将舒适度较低的快艇全部淘汰。

    去年,平阳县斥资2500万元打造豪华版“南麂之星”客轮,该客船拥有380客位,抗风等级8级。“南麂之星”的正式投运,将有效调整南麂航线运力结构,改善旅客运输条件,提升南麂交通旅游服务品质。

    “最早的木船要四个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岛民买船票还有优惠价,再不用担心交通问题。”郑荣贵感慨道,除了船升级了,岛上的泥土路也变成了平整宽阔的彩虹公路,日子从苦过到甜了。

    “南麂之星”客轮

    游客日益增多,民生用水和产业用水需求量也开始急剧上升。岛上原本“靠天吃饭”的淡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生产需求。

    “淡水资源一直匮乏,小时候得到外头的水井去挑水,衣服要到山涧小溪里去洗。”郑荣贵告诉记者,过去岛上居民用水主要依靠打井抽取地下水或水箱储水,不仅水质堪忧,而且干旱季节更是面临断水风险。

    2006年,岛上建起了蓄水池,但饮用水检测还是不达标。

    2022年,平阳水务公司建设南麂水厂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当年10月,便实现1.6公里核心区域内群众和大部分景区通水,基本满足海岛旅游核心区域的用水需求。去年11月,二期工程也顺利通水,基本实现岛上偏远地区群众居民和剩余景区全覆盖。

    “后隆渔村原本具备发展民宿的优越条件,由于缺乏稳定的水源而受限。如今依靠新建设的水管工程,预计今年旺季的接待量可达2000人。”平阳水务公司副总经理李侹介绍,这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先的民生工程,目的就是让岛民享受与城市一样优质的供水服务。

    南麂岛自来水水源地

    南麂岛的蜕变,是一代代建设者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钱况表示,随着岛上民生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未来将通过文旅赋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把南麂岛打造成共同富裕的示范样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纪念浙江全境解放70周年丨南麂岛:红色记忆 绿色新生
    相关新闻
    南麂70年丨一条暖流如何孕育“最美海岛”?
    吃货直言被“征服”,南麂大黄鱼与杭城有约在“鲜”
    浙报头版丨水厂改造提升二期工程通水,南麂岛解渴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