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作业熔断”,减负良策还是焦虑催化剂?

    潮新闻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2025-02-24 08:25全网传播量14.9万
    00:00
    00:00
    01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实施小学生“作业熔断机制”,即晚上9点30分后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应停止作业并休息。
    02武平县教育局此举是为了响应国家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相关规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网友对此反应不一,既有支持者也有担忧者。
    03针对家长担忧孩子因未完成作业而陷入恶性循环的问题,武平县教育局表示,孩子可向老师说明情况,未完成的作业无需补做,老师会调整教学策略。
    04福建省教育厅曾要求学校控制作业总量,武平县的“熔断机制”则更进一步,提倡作业分级布置,避免能力不足的学生熬夜赶工。
    05武平县的“作业熔断机制”是教育减负的一次尝试,其成功不仅依赖政策执行,更需全社会对教育理念的反思,家校社应共同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锚点。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教育局对外发布消息称,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小学生“作业熔断机制”。即:小学生如到晚上9点30分仍未完成家庭作业,请孩子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寝,以保证充足睡眠。武平县教育局称,该项举措是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相关规定和教育部有关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避免孩子因长期超负荷学习而消磨学习兴趣和成长自信。

    在大力推进“双减”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不少地方都陆续推出过类似的举措,因为事关孩子,每一次都会引发舆论关注:“希望全国的学校都能效仿”“就怕落实不了,如能落实孩子们就幸福了”“孩子磨磨蹭蹭9点多还不写作业怎么办”“估计完不成作业的孩子应该会越来越多,然后老师也不会过多管了”……

    网友的态度,大抵可以分为支持和担忧(或者是质疑)两种类型,难分轩轾。公众的支持当然可以为“作业熔断机制”的实施提供助力,但也不能忽略担忧乃至质疑的声音。

    睡眠的重要性谁都知道,家长们也都希望孩子能早点入睡,问题是总有一些平常做作业比较“慢”的孩子,让为人父母者纠结不已——本来学习就不太行,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做完就“熔断”,不断“欠账”会不会陷入恶性循环?家长的担忧提醒我们,科学有序推进“作业熔断”,才能将减负落到实处,否则就会沦落为一纸空文,甚至走进越减负家长越焦虑的怪圈。

    针对这个问题,武平县教育局在给家长的致信中称,孩子在第二天上交作业时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老师根据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开展分层教学,助力孩子更有效地学习。根据福建省教育厅2021年文件要求,学校应统筹各学科作业,控制总量。武平县的“熔断机制”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基础题、拓展题的分级布置,避免“一刀切”导致部分学生因能力不足而熬夜赶工。

    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绝非易事。从理论上讲,作业分级布置并不难,但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其家长会同意孩子放弃拓展题吗?这就需要引导家长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比如教师可通过定期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非量化指标,从“唯结果论”到“过程导向”,帮助家长理解“睡眠优先”的长期价值。有鉴于此,武平县教育局在致家长信中强调“教育是家校社共同的责任”,要求家长避免因焦虑而额外布置作业或施压。学校也可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展示分层教学成果,增强家长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信任,缓解焦虑情绪。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到“熔断”时间还经常完不成作业,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倘若是学习态度不行,那么就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治一治“拖延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倘若是学习能力欠缺,那就得致力于提升其思考能力,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来完成作业。

    武平县的“作业熔断机制”是教育减负的一次有益尝试,但能否落到实地,不仅依赖于政策的刚性执行,更需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反思。换言之,作业“熔断机制”是治标之策,教育理念转变才是根本。唯有家校社形成共识,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锚点,才能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学界网红”阮晓东的坍塌,实质是头衔崇拜神话的破灭
    潮评丨“永不合作主体”清单,会是民企反腐新“利器”吗?
    潮评丨有偿救援理当施行,法律细则尚待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