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健康小站丨7岁女孩深夜险些被“锁喉”!哪些食物易过敏,医生晒出避雷清单

    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黄蓉2025-02-24 04:24全网传播量975
    00:00
    00:00

    “我女儿说她脖子像被铁圈勒住了一样,喝水也缓解不了!”晚上10点,患儿家长的一个电话把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生王凯从睡梦中吵醒。

    “小孩嘴唇有发紫吗?身上有没有皮疹?有没有什么过敏?晚餐吃了什么?……”王凯快速询问,要求家长马上送患儿到附近医院检查。

    那天,7岁的朵朵(化名)晚餐吃得少,奶奶饭后去走路,特意买了一小块奶油蛋糕给她当点心。蛋糕上点缀着草莓,奶油散发着香甜的气息,朵朵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

    两小时后,朵朵感觉嗓子有点发紧,刚准备睡觉,她突然捂着脖子说,“妈妈,我脖子像被铁圈勒住了一样!”,妈妈让朵朵喝了几口水,依然无法缓解,便第一时间打电话寻求医生帮助。

    听了王凯建议后,妈妈带着朵朵前往距离家最近的市级医院检查后发现,朵朵因牛奶过敏引发了急性过敏反应,导致喉咙肿胀。经过医生紧急治疗后,朵朵的呼吸才逐渐平稳。原来,奶奶买的蛋糕含有乳脂奶油,而朵朵从小对牛奶过敏,家人却从未重视她喝奶后长疹子的症状,险些酿成大祸。

    食物过敏并非简单的“挑食”或“肠胃弱”,而是免疫系统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当作“敌人”,释放大量组胺等炎性物质攻击自身。

    据统计,我国约5%-8%的儿童受食物过敏困扰,且牛奶、鸡蛋、坚果类过敏可能伴随终生。过敏反应轻则起疹腹泻,重则引发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若未及时救治,患者可能在10分钟内因窒息或多器官衰竭死亡。

    王凯表示,婴儿成长需要提供大量充足的蛋白质营养,喝奶制品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低年龄段很难消除过敏的风险。医生建议婴幼儿使用低过敏性配方奶粉,或其他补充剂来代替牛奶中的钙和营养素。家长也可以放宽心,大约50%受影响的儿童在1岁时产生耐受性,超过90%的儿童在6岁时产生耐受性。

    图源:图虫网

    王凯提醒,食物过敏不是“长大就好”的小毛病,而是可能瞬间夺走生命的“隐形杀手”,一旦发现孩子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家长要及时送医,对牛奶过敏的儿童有可能对其他食物也过敏,家长也要多留意。

    王凯整理了儿童高致敏食物清单及危害,家长们可以作为参照。

    牛奶: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是主要过敏原,存在于鲜奶,冰淇淋、蛋糕、巧克力,某些面包也可能含乳制品。婴幼儿过敏后常见呕吐、湿疹,重度过敏会引发喉头水肿。

    鸡蛋:蛋清中的卵白蛋白致敏性最强,疫苗培养液、面条等加工食品常含蛋类成分。

    花生与坚果:花生过敏易引发急性休克,且微末残渣即可触发反应,需严格避免全家交叉污染。

    海鲜:虾蟹类过敏可能随年龄加重,部分儿童闻到烹饪蒸汽也会引发喘息。

    大豆:酱油、植物蛋白饮料、零食调味料中常含大豆成分。

    小麦:小麦过敏≠麸质不耐受,前者可能诱发荨麻疹甚至呼吸困难。

    热带水果:芒果、菠萝等可能引发“口腔过敏综合征”,表现为嘴唇刺痛、喉咙发紧。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十年肩颈痛,20分钟的微创治疗,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38岁男子“抖抖抖”18年,喝水写字握手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