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潮新闻 陈劲2025-02-23 16:40全网传播量323.1万
00:00
00:00

1月3日,浙江省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繁忙有序运转。拍友 胡肖飞 摄

浙江省新春第一会强调“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必由之路。

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并由此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他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八八战略”的既有关键内涵,也为浙江进一步结合实际推进生产力变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要锚定形成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同步推进创新浙江的建设为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早日建成“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增强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优势,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

进一步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科技领军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的关键载体。科技领军企业作为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骨干力量,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精准把握产业需求,成为产业科技创新的“出题人”,具备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的能力。科技领军企业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汇聚科技人才,牵头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成为积极的“答题人”,加速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布局产业科技新赛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变,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加之科技领军企业与市场联系紧密,可作为科技创新的“阅卷人”,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到产业和产业链中。此外,科技领军企业通常处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核心节点,可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双向奔赴”。为此,要加快开展对浙江科技领军企业的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科技领军企业所处领域、发展现状和引领能力情况,围绕浙江产业的重点布局领域,加快科技领军企业的体系化、科学性布局,加强传统民营企业向科技领军企业转化,在重点前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打造一批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科技领军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领军企业认定标准。加强科技领军企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科技领军企业认定标准,动态修订认定管理办法。梯度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完善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科技领军企业的不断涌现做好梯次储备。民营中小微科技企业通过聚焦细分领域,能够填补大型企业无法覆盖的创新空白。中小微科技企业机制灵活,能够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摇篮,不断推动浙江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同样不可或缺。

进一步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把握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统筹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教育强省建设,进一步推动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加快建设若干具有行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加大对西湖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大力加强面向浙江特色产业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进一步根据浙江产业特色建设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校,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人工智能时代面向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全面提升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力、贡献力。加快科技强省建设,进一步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来浙发展,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加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形成一批“0到1”“1到10”“10到100”的标志性成果。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早日突破4%。加快人才强省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借“杭州六小龙”东风为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超一流的创新平台和发展环境。

不断完善打造综合性科创平台的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性部署,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实施路径、政策方向和资金配置模式。新型举国体制已经成为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力量。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结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点,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挑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这次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可以看出,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在于宏观层面的统筹和微观层面的活力释放,最终指向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能。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将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等作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举措。因此,各类创新平台要以产业创新需求为指引,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主要目标,以研制、开发、应用产业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核心,以形成未来产业为考量,形成更多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形成国家使命导向、业务场景驱动、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现代、创新成效显著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创新探出新路。

积极鼓励浙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织建成新型研发机构

浙江要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理念,积极开展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际科研组织的深度合作,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通过建立开放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联盟,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共同开展原创性研究,形成更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为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科技金融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的作用,应从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和人才支持等方面发力。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应实施研发费用税收抵免和创新产品增值税减免等措施,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同时奖励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应拓宽融资渠道,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农业科技领域,并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应在完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需求特性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共享设施和产学研对接服务,推动技术转化,同时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政策法规、市场动态等信息,并设立专家咨询窗口,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技术与融资建议。在人才支持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中小微科技企业引进人才的补贴力度,并推动中小微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以及通过技术与管理培训提升其整体能力。通过进一步鼓励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友好的科技中小微企业金融环境等,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支持。

【作者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5)
5楼彦祖 · 2025-02-24 01:34 · 浙江杭州回复
浙江的“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这不仅是浙江的骄傲,更是中国制造业的新标杆。
潮客_24qwce · 2025-02-24 01:21 · 浙江杭州回复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潮客_a6u8hj · 2025-02-24 01:14 · 浙江杭州回复
智能化生产线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工人的辛勤付出。向每一位为浙江发展默默奉献的人致敬,你们是最棒的!
醉墨inktipsy · 2025-02-24 00:54 · 上海回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浙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的崛起,将为浙江带来更多的创新活力。
潮客_2rz3ht · 2025-02-24 00:40 · 浙江杭州回复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重要,浙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不忘提升传统产业,做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值得全国学习。
咖啡猫咪 · 2025-02-24 00:33 · 江西南昌回复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是对传统产业从有到优的重塑过程
雪落snowfallen · 2025-02-24 00:31 · 浙江杭州回复
“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打造,将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优势
超越极限的挑战者 · 2025-02-24 00:13 · 浙江杭州回复1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潮客_24qwzj · 2025-02-24 00:04 · 浙江杭州回复1
科技领军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核心力量,期待浙江能培育出更多世界一流的企业,引领未来发展。
潮客_wxjxhv · 2025-02-23 23:57 · 浙江杭州回复1
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点很重要
潮客_24qw4e · 2025-02-23 23:54 · 浙江杭州回复1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浙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未来可期!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