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政政有词#什么事这么重要?因为没做好,呼和浩特市长鞠躬道歉了

    天目新闻 ​ 记者 张艺萌 汪江军2021-03-17 10:48全网传播量3.8万
    00:00
    00:00

     “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诚恳道歉,说一声‘Sorry’,请大家谅解。”

    3月16日,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在招商引资项目承诺兑现大会上的一声道歉火了。

    除了一声sorry,贺海东还起身鞠躬道歉,并郑重承诺:“说到就要做到!一定不再给企业承诺那些办不到的支票!”“不论困难多少、理由多足,政府必须讲诚信;政府工作要推进,新官必须理旧账;营商环境要优化,政企必须‘同唱一首歌’”。

    一个鞠躬,一声道歉,向社会表明了呼和浩特打造好营商环境的诚意、建设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决心。

    3月16日,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在招商引资项目承诺兑现大会上鞠躬道歉。

    事实上,这不是呼和浩特第一次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如此高规格的位置。半个多月前的呼和浩特市两会上,道歉的贺海东市长,就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强调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营商环境现状究竟如何?当地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渴望有多迫切?

    3月16日,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项目承诺兑现大会现场。

    “打虎”绝不手软

    8名官员因损害营商环境被通报

    呼和浩特市长鞠躬道歉的背后,是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迫切渴望。

    2月1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出席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讲话,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扫除营商环境乱象、破除思想观念障碍、革除作风顽疾和腐败沉疴,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

    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内蒙古开局“十四五”的第一手棋。

    因此,对破坏这第一手棋营商环境的人,也绝不手软。就在呼和浩特市长鞠躬道歉前些天,内蒙古就有8名官员因损害营商环境作为案例被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

    通报说,上述典型案例,进一步反映和暴露出在查处的各类腐败和作风案件中往往存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影子,直接或间接损害营商环境成为了不少“老虎”“苍蝇”违法乱纪、徇私枉法、渎职擅权、权钱交易、行受贿贪腐等问题的重灾区,在一些行业领域甚至出现了行政监管、执法部门群体性违规违纪违法、集体性失职失察问题现象,全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切实引以为戒,躬身自省,时刻警钟长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近日也公开发布《关于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中受理信访举报的公告》,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执纪工作方案》,紧盯损害营商环境8类重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释放出纪检监察机关“护航”亮剑、重拳出击的强烈信号。

    树立“乙方思维”

    打出逆袭“翻身仗”

    《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0》显示,内蒙古营商环境评价总分仅为44.97分,全国排名第25位,远低于当年人均GDP排名,与排第一位的北京市相差33分。

    呼和浩特的情况同样不乐观。2019年,呼和浩特在全自治区的营商环境排在倒数第一。2020年,呼和浩特市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便民利企九条措施等,排名跃升到了全自治区正数第二名,但放眼全国,依然排在100名之外。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在国内城市中存在感较低,这与其经济发展不利有着重要关系。GDP长期不如鄂尔多斯,就连第二的位置也不稳,随时都有被包头反超的可能。2020年,呼和浩特的GDP领先包头13.3亿元。

    2021年呼和浩特市两会 图源: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牢固树立“乙方思维”“群众思维”“法治思维”“标杆思维”,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让减手续、少审批、不干预,以及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成为新常态,全面树立“办事不求人、项目能落地”的首府新形象。

    今年的呼和浩特市两会上,还发布了《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提出要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关乎首府形象”的新风尚。

    其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13条内容,涉及全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要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