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小手拉大手 共筑绿色家园

潮新闻 通讯员 王念2025-02-20 03:31全网传播量4305
00:00
00:00
01德清县雷甸镇第三幼儿园开展“‘圾’时分类 绿色‘童’行”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幼儿教育,培养绿色生活意识。
02幼儿园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图片、动画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垃圾分类标准,帮助孩子们掌握分类知识,理解“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03幼儿园组织“环保小卫士”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孩子们认真捡拾垃圾并准确分类投放,赢得社区居民点赞,带动家庭环保意识提升。
04园内开展“分类投掷大比拼”“垃圾卡片对对碰”等趣味游戏,孩子们在竞技中巩固分类知识,逐渐养成“随手分”的自觉意识,教师称游戏化教学效果显著。
05幼儿园倡导“光盘行动”从源头减少浪费,孩子们争做“光盘小达人”,互相鼓励不挑食、不剩饭,园长表示节约粮食与垃圾分类相辅相成,培养孩子责任感。
06孩子们化身“环保宣传员”,向家长发放自绘宣传单,讲解分类知识,园门口张贴卡通风格倡议海报,小班幼儿表演垃圾分类手势舞,中班大班描绘绿色地球。
07幼儿园通过亲子互动、社区联动形成教育合力,负责人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环保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支持。
08德清县雷甸镇第三幼儿园的创新实践为幼儿环保教育提供生动范例,垃圾分类理念在更多家庭生根发芽,持续激发社会环保行动力,共建美丽家园。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德清县雷甸镇第三幼儿园以“‘圾’时分类 绿色‘童’行”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社区实践、趣味游戏、创意宣传等多种形式,幼儿园将环保理念融入幼儿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绿色生活意识,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与社区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活动伊始,各班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动画视频、互动问答等方式,生动讲解垃圾分类标准及四色垃圾桶的功能标识。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己对“垃圾”的理解:“香蕉皮是厨余垃圾!”“喝完的牛奶盒要洗干净再扔进可回收桶!”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分类知识,更懂得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为强化实践能力,幼儿园组织“环保小卫士”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孩子们手持工具,认真捡拾散落的垃圾,并准确分类投放。“这个塑料袋应该放进灰色垃圾桶!”“树叶是厨余垃圾,要送回绿色‘家’!”稚嫩的声音与专注的身影,赢得社区居民频频点赞。一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孩子回家后主动监督我们分类,全家环保意识都提升了。”

园内同步开展的垃圾分类小游戏成为活动亮点。通过“分类投掷大比拼”“垃圾卡片对对碰”等趣味项目,孩子们在竞技中巩固知识,逐渐养成“随手分”的自觉意识。中班教师王老师介绍:“游戏化教学能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分类逻辑,许多孩子还会主动提醒同伴正确投放。”

除了分类实践,幼儿园倡导“光盘行动”从源头减少浪费。午餐时间,孩子们争做“光盘小达人”,互相鼓励不挑食、不剩饭。园长李女士表示:“节约粮食与垃圾分类相辅相成,我们希望通过日常点滴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活动期间,孩子们化身“环保宣传员”,向家长发放自绘宣传单,讲解分类知识。园门口张贴的卡通风格倡议海报吸引众多家庭驻足学习。此外,小班幼儿表演的垃圾分类手势舞萌趣十足,中班、大班则以绘画形式描绘心中的绿色地球,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环保的深刻理解。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覆盖全园师生,更通过亲子互动、社区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负责人表示:“环保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支持。孩子们像一颗颗‘绿色种子’,带动家长和邻里参与分类,这正是‘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意义。”

德清县雷甸镇第三幼儿园的创新实践,为幼儿环保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随着垃圾分类理念在更多家庭生根发芽,这场“绿色童行”将持续激发社会环保行动力,为共建美丽家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