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以来,梅城镇积极融入杭州市“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建设,全力推动重大文旅项目招引,充分发挥山水人文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首批诗词文化旅游目的地,严州古城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修旧如旧传承记忆。坚决杜绝新的破坏,全力守护古城历史风貌。发掘并保护性修复了元末明初建造的300余米古城墙,同时对城墙内的定川门、澄清门、福运门3个古城楼进行了复建,恢复东门瓮城、黄浦街、青云桥等一批历史建筑。如今,古城墙上已布置有夜市、表演等功能,是古城旅游的必备打卡点之一,让游客在漫步城墙时,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韵味。秉持“一步一历史、一物一故事”理念,梅城镇参考明万历年间的《严州图经》全面贯通消逝半个世纪的千年古河——玉带河,打造江家塘、十字街口、宋家湖、龙山书院范公祠等沿线重要文化节点,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肌底。同时,不断做减法,强化古城天际线管控,拆除与老区不协调的建筑,凸显老房子,突出保护古城的山水格局、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和历史遗存,让老房子重获新生。
古城遗产数智活化。深入挖掘严州地域文化,努力保护好古城内在肌理和原有格局,全面开展古府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工作。有序推进府衙、县衙及古城墙遗址等重要节点考古,完成影剧院区块、玉带河沿岸、瓦子街区、工人文化宫、江家塘西北区块等多个地块的考古工作,发现多处宋代街巷遗迹及儡石等重要文物,古牌坊残件、各类石构件3021件。在此基础上,复建辑睦坊、状元坊等历史牌坊15座,修缮老建筑70余幢,南北峰双塔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梅城镇国保单位的“零突破”。借助三维实景建模,全天候对文保和历史建筑进行数字监管,实现景区智治,城镇数智赋能现代化。
文化沿袭多元创新。创造性利用文化研究成果,恢复龙山书院、瓦子街区等文化地标,举办诗词大会,打造钱塘江诗路IP,让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魅力。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进严州宋学研究、宋代严州历史文化研究、宋代严州名人研究以及严州宋韵历史文献整理,建设严州古城宋韵文化沉浸式街区,让千年宋韵可观、可感、可体验、可消费。此外,陆续推出宋韵开城仪式、水浒快闪、民俗踩街、严州花月夜、“满江红”元宵系列活动、“严州古城花朝节”“宋韵水上婚礼”“严州喜剧脱口秀”“隅田川音乐节”等特色活动,常态化、全天候开展宋韵文化演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