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招人,大干一场!”这个春节,AI带来的想象力,让全球互联网行业为之振奋。刚过完春节假期,“抢人”之争也相当激烈。
有媒体报道,阿里AI To C业务近期开启大规模人员招聘,开放招聘岗位达到数百个,集中在AI大模型相关的产品、技术研发岗位,将重点投入到文本、多模态大模型、AI Agent等前沿技术与应用的相关工作中。
春节后,夸克发布了招聘信息,图片来源阿里巴巴招聘
潮新闻记者在阿里巴巴集团招聘信息上看到,阿里巴巴近期发布了一批AI技术岗位,其中不少热门岗位来自被寄予厚望的夸克团队。作为阿里巴巴战略级创新业务之一,年初焕新slogan“2亿人的AI全能助手”,夸克在“AI to C”赛道一路疾驰。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春节后,夸克率先发布了一批热招岗位,包含了大模型预训练与应用算法工程师、语音识别算法工程师、多模态检索(mRAG)智能体、图像处理/AIGC生成算法专家、搜索内容理解(NLP/CV/多模)算法专家等相关岗位,工作地点为杭州、北京、广州等地。在最新一期的招聘信息中,阿里控股技术线组织了AIData招聘专场,针对大模型数据采集、研发、算法、工程等提出相应的岗位需求。
部分招聘岗位,来源:阿里巴巴招聘信息
进入更深层次竞争的关键年份,在AI赛道,“人才密度”成了重要一环,各大团队都以高薪向高学历技术人才伸出橄榄枝。
据媒体报道,国内通用大模型MiniMax近日也在招聘多个AI岗位,招聘内容中包括算法、研发、数据、产品运营等方向,其中特别提到了C端产品经理(算法模型)和Senior国际化增长产品(C端方向)等职位。腾讯推出的“青云计划”,也将大模型作为投入力度最大的关键领域,不仅以专项形式进行招聘,还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为支撑技术突围,字节跳动启动“Top Seed”和“筋斗云”双轨人才计划,近三年校招生已在大模型团队承担核心研发任务。
“在这场前沿技术的比拼中,人才极为重要。”在行业看来,招聘市场上的波动,更为直观地反映出大模型人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
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亦以69.6%的求职增速位居职业榜首。在招聘端,人工智能行业招聘增长,人工智能工程师以21319元的平均招聘月薪领跑职业第一,进一步印证了国内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崛起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奔赴。
来源:智联招聘
“2025年科技大厂对AI的排兵布阵,太让人期待了。”在行业看来,ChatGPT在全球出圈已经过去两年多,AI大模型的竞赛重点已经来到应用端。这批率先入局的头部大厂、科技企业等一众AI玩家,谁都想集结一支“最强战队”。
去年12月至今,阿里在AI To C领域动作频频。阿里的AI To C,围绕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业务所构建的一个业务体系,涵盖多个产品和团队,包括代表性应用夸克、从阿里云分拆而来的通义,以及天猫精灵团队。之后,阿里第一次披露对C端业务招揽顶尖人才,官宣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在行业看来,国产大模型加快创新步伐的同时,大模型人才争夺战也在进行时。AI技术的爆发及日臻成熟,使得人才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和投身意愿不断增强。科技行业火力全开招聘AI人才,这对AI行业的渗透速度和商业化应用,以及AI算力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