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快到了,有人已经跃跃欲试塑形瘦身,打算换上春装后秀出好身材。
减肥的方式各种各样,比如在健身房“撸铁”,走进减重门诊请医生看看……也有人想找捷径,实现“躺瘦”小目标,将目光瞄准代餐粉、生酮咖啡、减肥药、提高新陈代谢的各类冲剂等减肥产品。
然而,殊不知某些看似有效的减肥产品,其实隐藏着风险。
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近日披露了一起案件,一款由多名网红主播带货销售的减肥产品“小粉豆”,号称七天减十斤,实则添加了处方药物苄氟噻嗪,利用脱水来减重,长期服用易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影响代谢。
违规减肥产品 图源北京日报
哪些减肥成分不可长期服用?服用减肥产品,出现何种症状时应谨慎?
潮新闻记者联系到有关部门、医生了解情况。
打着保健品旗号
实则因添加了违禁成分
事实上,打着“保健品”旗号,为了追求减重效果,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减肥产品多有案例。
去年以来,天津、浙江、四川等地法院就判处了多起相关案件,这些减肥产品通常被制作成“减肥咖啡”“减肥巧克力”“减肥蔬果片”等,但吃过之后会有口渴冒汗、心跳加速等症状,就是因为添加了违禁成分。
去年9月,临安公安就曾破获一起违规添加西布曲明的案件。临安公安环食药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夏天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售卖的是一款减肥奶茶,按条分装。产品包装上除了“天使奶茶”的名字和一个二维码,没有任何成分介绍。
减肥奶茶 受访者供图
“犯罪嫌疑人是从网上购买来的,自用之后觉得效果不错,就推荐给自己的小姐妹,几人从朋友圈销售逐渐转向了网上公开售卖,一条‘奶茶’的价格从最初十几元涨到几十元。”夏天介绍,有消费者服用后,出现了持续性口渴、失眠、食欲不振,严重的还有心慌心悸等症状,便将情况反映过来。
经检测,该款产品里添加了含量不低的西布曲明。
据了解,西布曲明是一款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长期或过量服用此药,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这起案件中,她们几人是知道里面添加了啥,但是因为身体没出现问题,且减肥效果好,就将身体健康置若罔闻。”
成分检测 受访者供图
“市面上售卖的减肥产品五花八门,有含片、像麦片一样代餐之类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效果立竿见影可能就是因为添加了违禁成分,建议大家擦亮眼睛,遇到类似问题及时向我们反映。”夏天说。
他介绍,常见的非法添加药物除西布曲明外,还有起到腹泻作用的药物酚酞、酚汀等。虽然这些药物能起到减重效果,但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比如酚酞长期使用可损害肠神经系统。
过量服用导致低钾血症
医生建议科学减重
杭州市民95后小袁就曾因购买减肥产品中过招。
在减肥这条路上,小袁尝试过多种方式。因为健身太累,她没多久就放弃了,家里买的跳绳、哑铃等器械,用不了多久便闲置了。当看到网上有卖减肥产品的,且商家号称“不节食不运动”,成分以左旋肉碱、决明子为主,结合网友晒出的瘦身成功照片,小袁心动了。
她花费500多元,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6瓶强效版胶囊。每天餐前服用两颗,一天吃四颗。一段时间下来,的确瘦了十几斤。“一开始吃没有啥感觉,总共买了三四次,吃下去了快30瓶。”
但是,最近小袁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平时总感觉身体乏力、口干舌燥,排尿的次数也增加了,甚至出现了起身时眼前一黑,意识短暂抽离的情况。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小袁因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了低钾血症。
“有的减肥产品,是按照保健品来卖,不会在说明书里明确写出来成分,比如利尿剂,无论添加了多少量,长期服用下来会对内分泌代谢造成影响。”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鹏表示,诸如电解质紊乱的病患,伴随低钾、低钠,这也是为什么会感觉到身体乏力。
李医生介绍,以西布曲明为例,的确可以治疗肥胖症,但需要经过医生评估后合理用药,并非减肥“神药”。
“西布曲明相当于是中枢神经抑制剂,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一般经过常规办法无效的肥胖患者,我们才会考虑用这款药物,副作用是增加心血管意外风险,因此用量需严格控制。”
“减重不光是为了漂亮,更多要为健康考虑。”李医生建议,有减重需求的人,可到医院门诊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减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