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半年多来,首批省、市、县(市、区)三级1570余名文化特派员奔赴乡村,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
刚刚过去的首个“非遗版”春节,一场热闹的民俗巡游活动在余姚王阳明故居广场上演。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带来的是代表着当地传统农耕文化的百米迎龙队和腰鼓队。领队苏秀书,是浙江省文化特派员,他为大家宣讲起历山村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虞舜传说”。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苏秀书:感到非常骄傲,运用好我们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的资源,深耕我们历山村的文脉。
半年多来,苏秀书深耕当地文脉,帮村里组建“榕树下·孝德宣讲团”,打造老年学堂,还受聘为余姚舜耕小学文化导师。
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党委书记 陈志丰:苏老师来了以后,我们更加有信心,不断丰富和拓展孝德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统筹联动省市县乡四级资源,文化资源正不断在乡村延伸。在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周华诚的推动下,今年,常山路里坑村变废为宝,利用当地废弃的石灰窑,开发出面包窑、窑书房等新业态。春节以来,全业态总营收超30万元。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周华诚:不灭的窑火当中,其实隐藏着村民们、村干部们,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创新精神。
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浙江省委宣传部打造浙江省文化特派员之家,搭建“文化特派员工作平台”,推出“服务库”“项目库”“专家库”,集成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单位首批60项文化服务项目供文化特派员点单,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同时,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派出单位,打通上下资源,打造出一批乡村“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院长 张 雷:文化特派员对于文化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是越来越充分,越来越深入,在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方面,提供了创新路径。
接下来,文化特派员将继续和当地共同谋划推出群众喜爱的各类文化活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千余个文化项目在乡村落地开花。
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 包大为: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我们从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文化特派员要提质,把新时代新征程文化的种子种到我们的乡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