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南太湖观察丨大抓项目,为新青年吴兴注入更多新动能

    潮新闻 记者 孟琳2025-02-14 10:49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01吴兴区2025年持续深化“大抓项目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计划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60个,开工建设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5个。
    022024年吴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3亿元,引进零跑汽车、甚湖科技等3亿元以上项目53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均列湖州市第1。
    03吴兴区通过“塔吊指数”动态监测项目推进,织里镇汇聚全区近三成塔吊,建成面积不断拓展,并孕育出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04吴兴区围绕“运动、音乐、时尚、创新、文化”五大主题,打造青年友好的城市氛围,建设红土网球基地、矿坑运动乐园等项目,吸引年轻活力因子。
    05吴兴区积极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推进湖州东站快速路网体系建设,鼓励童装、美妆等特色产业出海拓市,去年完成外贸出口265亿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2月12日至14日,吴兴区进入“两会时间”。作为湖州的主城区、首位区,又带着沪苏湖高铁通车等诸多重大利好,2025年的吴兴将如何扛担当、挑大梁,成为关注的焦点。

    最新出炉的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该区将持续深化“大抓项目年”,实干争先建设更高水平新青年吴兴。去年以来,“大抓项目”一直是吴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打法,当地甚至抓取塔吊数量、作业时长等数据形成“塔吊指数”,动态监测镇街、平台的项目推进情况。

    “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背景之下,“项目为王”已经成为各地共识。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新青年城市的实现路径,吴兴的“大抓项目”有着怎样的特点和亮点?

    吴兴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现场 共享联盟·吴兴 闵峰 摄

    “大项目”落地,城市活力“爆棚” 

    “一个个支撑即期、引领预期的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带动产业集聚集群快速发展。”吴兴区区长潘永锋在报告中点出,去年该区引进零跑汽车、甚湖科技等3亿元以上项目53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均列湖州市第1,再夺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火热的工地、林立的塔吊中,吴兴切实以项目之“势”推动城市之“进”,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图”,逐步变为可行可为的“施工图”。2024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3亿元。

    一以贯之抓项目的信号通过两会传递出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该区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计划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60个,开工建设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5个、竣工28个,推进24个重点基础设施工程。

    吴兴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由吴兴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标明确而具体,实现的路径也在报告中划出了重点:

    项目招引提质,将区领导带头招商与专业化精准招商相结合,锚定制造业、科技人才、文旅、农业、服务业等主攻赛道,设立“5+1”招引落地及服务保障组;

    项目建设提速,全面提标吴兴高新区、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8个地下管网提升、16个重点交通工程,补齐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短板;

    项目管理提效,深化“力量下沉攻坚、资源集中保障、问题随时协调”机制,强化政策处理、施工图设计、土地报批组件等关键环节管控,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从工地塔吊的转动里,能看到投资的热度。织里镇汇聚了全区近三成的塔吊,近年来,久负盛名的“中国童装之都”建成面积不断拓展,并且孕育出半导体等新兴产业。

    “大项目纷至沓来,就像为城市注入了更多‘多巴胺’,使城市更加年轻有活力。”吴兴区人大代表尹超说,通过“大抓项目年”行动,当地推动纺织服装、合金特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加速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光电半导体、生物医药(美妆)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辨识度更高,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用武之地,提供大批高质量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吴兴加快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平台,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形成青年创新创业的优质生态圈。青年创新人才罗丹回国后入职栋梁铝业担任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短短一年间,开发出新工艺实现挤压产线再生铝合金,产能提升20%,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新场景”上线,城市魅力“飙升”

    细细浏览吴兴年度重大项目推进表,法网标准的红土网球基地、矿坑运动乐园、新业态集聚的商业综合体等一大批年轻人关注和喜爱的新项目特别惹眼。

    打造青年人喜欢的城市,“如何让青年生活更美好”是一个重要话题。

    这两年,吴兴区在推进城市扩容提质过程中,突出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求,逐步提炼出“运动、音乐、时尚、创新、文化”五大运营主题,围绕建设青年需要、青年喜欢的生活场景、文娱场景和社交场景,进行项目导入,营造青年友好的城市氛围。

    在城市,网球巡回赛、音乐节、演唱会等高规格文体赛事活动,激活更多年轻活力因子。

    4月21日至27日,2025中国网球巡回赛揭幕战将于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重磅开打的消息传来。“学校附近就能享用法网标准的球场,现场观看国际比赛,简直太酷了!”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维多利亚直呼。这座位于吴兴区的红土网球基地建设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不仅亚洲规模最大,且建设标准、工艺均是法网“罗兰·加洛斯同款”,吸引不少国内外网球爱好者关注。

    正在建设中的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共享联盟·吴兴 何伟卫 摄

    在乡村,一个个文旅融合的大项目,催生新业态、吸引新青年,惠及一方百姓。

    放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的文化内涵,吴兴“滨湖六村”抱团发展,围绕“吃、住、玩、购、农、创”六大主题布局项目,串点成线打造成长三角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西塞山的山水妙境吸引度假疗愈、房车营地等文旅项目纷纷落子,文化IP持续打响,升级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西塞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正在建设的文旅项目爱得堡庄园。共享联盟·吴兴 何伟卫 摄

    今年是浙江交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阶段性答卷的节点之年,更“年轻态”的吴兴,持续发力缩小“三大差距”。在加速城市形象焕新的进程中,也让人欣喜看到区域发展更协调,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高品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青春味”的城市气质,增强了全民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开放门”敞开,城市潜力“爆发” 

    吴兴区委书记赵如浪曾在一场与青年的对话中谈及:“新青年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概念,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由此可见,“大抓项目”不仅是短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青年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提供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

    过去两年,沪苏湖高铁、湖杭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建成投运,让吴兴实现与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的快速连接,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当下,如通苏湖城际轨道等正在加快建设,吴兴通用机场已纳入全省规划,内畅外联的对外开放交通枢纽日益成形。

    沪苏湖高铁去年底开通运营,吴兴步入“高铁时代”。共享联盟·吴兴 何伟卫 摄

    融入更大范围交通、物流、信息网络,资源要素流通更高效顺畅的同时,也让吴兴跳出“县域思维”,将自身发展置于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

    新一年,面对全球经济波动,浙江以“高水平开放”破局。吴兴也释放出扩大开放合作的信号:积极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推进以湖州东站为关键节点的快速路网体系建设;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持续支持童装、美妆、物装等“三装(妆)”特色产业出海拓市;积极探索境外招商新路径,全球化视野下招项目、引外资、谋产业。

    眼下,湖州在泰国设立的东盟海外营销中心已经开业,吴兴童装产业迈上出海“快车道”;“美妆小镇”的美妆产品热销海外市场;智能物流装备入选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吴兴货卖全球”势头强劲,去年完成外贸出口265亿元。

    更开放的格局下,吴兴积极拥抱项目,也热忱接纳人才。岁末年初,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浙江科技新锐频频出圈带来一个启示: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其吸纳的创新人才。

    青年人才走进乡村。由吴兴融媒体中心供图

    不论是“进城”还是“入乡”,吴兴都拿出拳拳诚意让青年人才站上最出彩的舞台“C位”。

    去年底,继“人才科技招商”十条政策后,吴兴又专门设立5亿元的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和10亿元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国企创投基金,目的就是希望各类人才和企业带着“想法”拎包来创业。青年回乡创业逐步成为一种新潮流,吴兴出台入乡创业十项举措,支持年轻人奔赴乡村发展。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串串闪光数字、城镇之间一片片忙碌作业的塔吊、高速高铁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似乎可以窥见,持之以恒“大抓项目”的吴兴正悄然发生变化,一座具有蓬勃创新力、独特竞争力、新锐影响力的中心城区悄然崛起,更高水平的新青年吴兴正在照进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