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茶楼业人士相聚关注什么?传承创新与社会责任成关键词

    潮新闻 记者 朱言2025-02-14 07:19全网传播量941
    00:00
    00:00
    01杭州市茶楼业协会召开会员大会,规划未来五年发展。
    02协会近年成果显著,包括举办茶馆文化节、培养技能人才超3000名,并践行社会责任,助力茶农增收。
    03新任会长沈立提出六项举措赋能行业发展,强调服务会员、行业与社会。
    04杭州作为“世界茶乡”窗口,需整合名茶资源,深化茶科技应用,引领全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05面对消费市场变革,茶行业需以创新为核心动力,保留传统茶文化精髓,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如新茶饮品牌年销售额突破百亿,为行业转型提供范本。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2月13日,杭州市茶楼业协会召开四届一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总结过往成果并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现场,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主题,共商茶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践行之道,为杭州打造世界级茶文化名城注入新动能。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委原副书记张仲灿,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市原副市长何关新,杭州市民政局、商务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杭州市茶楼业协会第三届会长邱仁明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近年成果:协会连续六年举办“杭州茶馆文化节”,开展“名茶馆、名茶艺师、名茶饮”评选,打造特色茶旅项目;组织会员赴福建、云南等茶产区考察,引进优质资源;承办“全民饮茶日”等惠民活动,惠及市民超百万人次。此外,协会累计培养茶艺师、评茶师等技能人才3000余名,为行业输送专业力量。

    在社会责任方面,协会联合街道、学校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覆盖多所中小学;与乡村结对帮扶,提供技术培训与产销支持,助力茶农增收。“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社会的回馈。”邱仁明说。

    第四届新任会长、湖畔居董事长沈立做了任职表态,并提出了六项务实举措,赋能行业发展:一是以会员需求为核心,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培训、考察活动,并组建专家团队提供经营、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二是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成立茶艺、评茶、调饮导师团,通过技能比武激发创新活力;三是践行社会责任,开展“送技能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与职业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四是建立采购平台,联动产区与企业,降低会员采购成本;五是加强宣传,通过新媒体与主流媒体扩大行业影响力;六是深化文化推广,推动茶文化进社区、进校园,传承宋韵茶香。“协会将始终以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为宗旨,让茶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沈立表示。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在发言中强调,杭州作为“世界茶乡”的重要窗口,需整合西湖龙井等名茶资源,深化茶科技应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从茶园到茶杯,从文化到产业,杭州应发挥龙头作用,引领全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未来将加强政企协作,推动茶楼、茶旅、茶教融合,助力“杭为茶都”品牌升级。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仲灿进一步提出,面对国内消费市场变革,茶行业需以创新为核心动力。“传统泡茶与新兴茶饮并非对立,而是互补。”他指出,当前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多元化茶饮形态,如新茶饮品牌“喜茶”“霸王茶姬”“东方树叶”等快速崛起,年销售额突破百亿规模,为行业提供了转型范本。他呼吁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同研究消费趋势,推动产品创新与饮茶方式革新,同时保留传统茶文化精髓,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

    会上,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副院长杨海平宣读关于杭州市茶楼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倡议。下一步,协会将与学校一起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就业培训。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杭州茶产业需紧抓“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协同发展机遇,依托国家级展会平台优势,扩大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影响力;同时,呼吁行业关注低碳生产与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从一杯茶中看见文化,从一片叶中推动共富。”杭州茶人正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杭为茶都”的时代新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