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反恐问题公开会议。中国代表傅聪指出,当前,“伊斯兰国”武装、“基地”组织、东伊运等恐怖组织在阿富汗十分活跃并相互勾连,不仅破坏阿富汗安全形势,也对地区和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他强调,安理会要继续把反恐放在议程优先位置,坚持对恐怖主义“零容忍”,反对“双重标准”和“选择性反恐”,推动国际反恐合作。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反恐办公室主任沃龙科夫警告说,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储存的先进武器可能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的风险犹存。联合国反恐执行局主任盖尔曼指出,“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的支持者不仅在欧洲策划袭击,还积极从中亚国家招募人员。
安理会结束会议的次日,阿富汗北部昆都士某银行遭遇恐怖袭击,导致十多人伤亡,一个名为“伊斯兰国-哈里发”的新组织宣布认领。在世界热点问题丛生的当下,安理会专门开会聚焦恐怖主义威胁,表明其有明显回卷和重新抬头之势。据联合国消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国”武装及其附属组织正不断加强行动并扩大领土控制。尽管国际社会多年来不断努力削弱这股恐怖势力,但该组织依然构成严重且不断演变的全球安全威胁。
2024年底,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爆炸的医院门口 图源:新华社
恐怖浪潮四处泛起,中亚再成重灾区
2025年2月初,尼日尔发生多起针对采金外国人的恐怖袭击和绑架案件;1月4日报道,某组织打着“伊斯兰国”组织旗号,又宣布效忠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武装,威胁要推翻塔吉克斯坦政府。1月1日,美国新奥尔良发生恐怖袭击,当局表示袭击者受到“伊斯兰国”武装的蛊惑,称该组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招募新成员并煽动袭击。这进一步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该组织通过数字宣传和在线基金会不断扩散影响力的担忧。阿富汗安全观察报道,2024年12月,阿富汗各地发生了39起针对阿富汗临时政府事件,11月是42起……诸多迹象表明,新一波恐怖主义沉渣泛起,以阿富汗和中亚为核心区域,而其影响力又不仅限于一国一地。
中亚地区及周边恐怖活动新动向主要表现为,首先,“伊斯兰国”武装、“基地”组织和“东伊运”等恐怖组织分子回流或渗透、恐怖活动升级和外部势力干扰;其次,在阿富汗和叙利亚冲突中作战的中亚“圣战”分子回流、中亚个人极端恐怖行动,或支持者组织策划的潜在袭击等。
据外媒报道,来自中东战乱地区的圣战分子中有数百阿塞拜疆逊尼派公民;乌兹别克斯坦圣战组织在国外也建立了训练营,如“伊玛目·布哈里营”、“团结和圣战营”等,它们在阿富汗有独立分支并宣示效忠塔利班。“伊斯兰国”武装招募了数百名塔吉克人;还有少量哈萨克斯坦人、吉尔吉斯斯坦人加入伊斯兰圣战联盟(IJU)并接受军事训练。
相关信息显示,“东伊运”在阿富汗与“基地”组织结盟,接受资助和训练。“东伊运”的分支机构还以“突厥斯坦旅”之名参加叙利亚内战,并助力推翻大马士革政权。自叙利亚爆发内战后,西北伊德利卜地区渗透了许多“东伊运”分子、乌兹别克的圣战组织和“突厥斯坦伊斯兰党”人员,他们与叙利亚效忠“基地”组织的“努斯拉”阵线合作,形成了新的合力。观察家们认为,曾经被击溃的“伊斯兰国”武装正利用中亚乃至中东的乱局重新聚集、重现活力,构成新一波的恐怖主义威胁。
外媒称,这些复活或者变体的恐怖组织拥有先进的现代武器装备,如M24狙击步枪、配备先进瞄准镜的M4卡宾枪、配备热瞄准镜的M16A4步枪和重型武器,以及PVS 7D头戴式夜视设备,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发现和锁定目标,进而提高杀伤力。
还有分析家指出,近期活跃的恐怖分子受过专业培训或具备实战经验,作战灵活机动,加之网络技术、情报信息能力提高,能更好地把握时机并进行精准打击。此外,依托外部势力提供资金、培训等支持,中亚的恐怖势力可能由以前的“打了就跑”的游击战、袭扰战方式,上升为有组织、有规模的正面对抗。这些新动向无疑对阿富汗周边及中亚国家安全可能造成灾难性影响。
2024年12月,在阿富汗喀布尔,安全人员在阿富汗临时政府难民和遣返事务部大门外警戒。图源:新华社
中国-中亚联手铸就防恐安全屏障
目前,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威胁和平与发展的敌人。沃龙科夫指出,恐怖主义依然是全球和平与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威胁性质不断演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应对这一挑战。面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共同危害,必须坚决打击。遏制恐怖活动,维护地区稳定十分重要,迫切需要加大打击力度。我国的外交动作迅速且果断地加快了节奏,其中与中亚国家的反恐合作目前呈现出快速发展。
中亚地区的社会状态复杂、经济状况脆弱、地理交通便利、民族和宗教关系复杂、部落文化昌兴,因而成为“三股势力”的麋集之地,也成为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反恐及维稳的前沿阵地。为了共同反恐,并协助中亚国家巩固反恐成果,中方已与中亚五国开展卫星数据信息提供应用合作,如遥感和测绘卫星服务,使中亚五国将能及时接收本国边境、山区等偏远地区地面情报。
去年12月1日,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在中国成都闭幕,六国外长聚首成都旨在落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并筹备第二届峰会。会议的重要共识之一就是呼吁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打击 “三股势力”,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亚国家内政,反对在中亚制造混乱与动荡,协助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重建。
12月中旬,中国与巴基斯坦成功收官为期一个月的“勇士-8”联合反恐演习,旨在增加实战协作,提高反恐能力和两国战略互信和协作水平。这些举措都是对中亚为核心的恐怖主义组织的震慑,也必然为中亚地区的反恐、防恐和维稳发挥积极作用。
中亚反恐显然离不开核心国家阿富汗的支持。在本次安理会上,中方呼吁阿富汗临时政府采取可视、可核查行动,瓦解、消灭所有踞阿恐怖组织。中方支持中亚五国和上合组织同阿富汗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涉恐安全挑战,帮助阿富汗融入地区经济合作,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中方始终是国际反恐合作的支持者和贡献者,将继续与各方携手努力,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为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出贡献。
(作者李林,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区域国别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