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广东江门鹤山市委召开十三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拔头筹、争上游,全力冲刺全国工业百强县、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鹤山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交融激荡,革命精神、红色血脉、改革基因薪火相传。图为现代化的鹤山市文化中心。麦和幸 摄
过去一年,鹤山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上向好,“落实百千万、建好主平台、争创百强县”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107个,推动145个工业项目新动工,42个工业项目新投产,连续三年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100家,“四上”企业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速位居江门各县(市、区)第一,夺得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评价创先类县(市)第一名。鹤山坚持把久久为功的工作和吹糠见米的工作一起谋划,把生产要素投入的工作和营商环境改善的工作一起铺排,初步走出一条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鹤山市委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抢抓当前生产力布局和项目布局的时间窗口期,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融相长,全力冲刺全国工业百强县。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沙坪、共和南北双城建设,支持鹤城争创鹤山第3个全国千强镇,打造“光伏+农房风貌提升”的鹤山样板,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将村组两级收入的20%用于公共事业,加快推动鹤山县镇村三级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力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落实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完成“三年投入5亿元,新增1万个公办学位”目标,提升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实现鹤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全面搬迁,深入推进绿美鹤山生态建设,擦亮咏春、龙狮、龙舟等鹤山文化品牌,不断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品格。
坚持改革赋能,深化“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做实广东省赋予的县镇管理体制改革等7项改革试点,持续塑造鹤山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好政法亲商十二条、减少涉企执法检查六项措施,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打造全省中小城市城中村治理样板。(麦和幸 彭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