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过半,各地放烟花的习俗还在持续。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了多起因不规范燃放烟花而导致的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因燃放烟花而引起的火灾,起火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起火原因是烟花喷射的火星滴落引燃易燃物。”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处一级助理员林骏说,但在实际的火灾调查中发现,由于没有规范处置燃放完毕的烟花残骸,也很容易引发火灾。
潮新闻记者从杭州消防了解到,此前就处置过多起烟花残骸引燃垃圾桶、杂草堆等火情。
2025年1月1日,潮新闻记者在杭州钱塘江边追日出时,也曾遇到大量燃放完的烟花残骸随意丢弃,导致引燃起火的情况。(此前报道:5点半上岗,新年的江边日出里,这些身影不容易)
元旦时杭州钱塘江边阴燃稍微的烟花外壳。谢春晖/摄
2月11日,杭州富阳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潮新闻进行了一场实验。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非禁燃区燃放烟花时,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燃放完的烟花外壳。
烟花燃放完了,外壳却还在燃烧
实验时,潮新闻记者首先燃放了一个很常见的“孔雀开屏”的烟花。这款烟花在燃放时,会呈现喷射状的烟花,看起来很绚丽。
烟花燃放完之后,潮新闻记者和消防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打开了燃放完的烟花残骸。“这款烟花的外壳为纸质材料,烟花燃烧完后,几个烟花喷射口区域都有持续燃烧的痕迹。”消防员指着烟花外壳说。
燃放完的烟花外壳残骸多处冒火星燃烧。谢春晖/摄
记者看到烟花碰射口多处位置有明显在燃烧的火星,而且燃烧速度极快。“这属于阴燃的一种,一旦热量和易燃物的条件达标,就会出现明火。”富阳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放完烟花后,往往不会留意烟花外壳残骸是否会存在阴燃或存在进一步燃烧的过程。“大多数人放完烟花后,就认为烟花外壳是不会燃烧,就随意地丢弃或扔入垃圾桶,这其实很危险。”消防员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时的烟花外壳还处于燃烧状态,极易造成火灾。
烟花外壳残骸冒烟起火。谢春晖/摄
此外,在燃放烟花时,一些市民会把燃放完的烟花残骸集中堆放在一处。然而,随着热量的积聚,这些处于阴燃状态的烟花外壳更易出现大量燃烧的情况。
实验中,潮新闻记者将“孔雀开屏”的烟花外壳残骸静置后约三分钟,整个外壳开始大量冒烟,外壳内部一度能看到明火出现。“如果周边还存在一些易燃物,那就危险了。”消防员说。
模拟丢弃烟花残骸的垃圾桶起火情况。谢春晖/摄
随后,潮新闻记者又燃放了一个“孔雀开屏”的烟花,将燃放完的残骸放入了一个装有硬纸板和其它烟花残骸的铁桶中,模拟燃放完的烟花残骸投入垃圾桶的场景。
夸张的是,同样约3分钟左右,铁桶内燃起了熊熊大火,并且还伴随了一些未燃放殆尽的火药的二次爆炸。
燃放完的烟花外壳该如何处置?
实验中,消防员表示在日常处置过程中,遇到过多起有关烟花的火情,“燃放烟花的人已经不见了,着火的是一堆残骸。”
那么,该如何处置燃放完的烟花外壳呢?有市民表示,曾遇到过烟花燃放完后,想用脚去踩灭烟花外壳上的火星,可没想到越踩火星,燃烧的痕迹越明显,燃烧点也越多。消防员表示,用脚踩烟花外壳,会导致烟花外壳破损,增加了外壳上起火点接触空气的面积,从而更易造成火势扩大。此外,用脚去踩烟花外壳还存在未燃尽火药二次点燃而带来危险。
燃烧完的烟花残骸和纸板等。谢春晖/摄
消防提醒:处置烟花残骸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水彻底浸泡。“我们建议燃放完烟花后,用水冲外壳,或者在外壳中灌水,观察15分钟后再对外壳进行处置。”消防员说,燃放完且未经处理的烟花外壳残骸请不要随意丢弃或扔入垃圾桶中,以免引发火灾。
这两年,一些市民在非禁燃区燃放烟花时,会配备干粉或水基型灭火器,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一旦出现烟花引燃可燃物可以及时处置。”
需要提醒的是,随着春节接近尾声,一些市民家中仍会存放少量未燃放的烟花,请大家及时将这些烟花爆竹处置掉,切勿在家中违规存放烟花爆竹。没有燃放过的烟花,也请不要随意丢弃到垃圾桶中,请交由专业部门进行废弃处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