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破冰船,人才是桨和帆。在人才强省战略的引领下,浙江各地将如何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狠抓落实,以人才变量撬动发展增量?我们特别推出“部长谈人才”栏目,邀请各市县区前沿实践者,谈谈人才工作的思路举措、目标愿景,深度解码人才政策,零距离观察人才创新创业新生态,全景展现我省人才工作的新风貌、新进展、新成就。本期我们对话的是上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勤。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绍兴市上虞区抢抓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机遇期,坚持人才引育并重,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加快人才自主培养,实现3年引聚4名“省顶尖人才”,拥有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187名。
如何续写创新浙江建设人才篇章,陈勤部长提出了“开放包容、开放生态、开放共赢”三个关键词,并结合实践分享了关于上虞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
——开放包容,双向打开人才蓄水池
问:上虞区如何通过创新机制与政策优化,推动人才流动共享?
答:我们聚焦开放包容,淡化人才政策在全职、户籍、社保等方面的要求,率先在“未来城”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探索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双聘制等14条举措,创新人才“互聘共享”以及人才科技项目“一评两认”机制,加大科技型企业家梯队培育,发挥4家企业省级领军人才评选试点单位优势,不断壮大产业领军人才队伍。依托“人才科技特派员”等载体,推动98名高层次人才跨单位开展柔性交流合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开放生态,让年轻人吸引年轻人
问:上虞区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来激活创新创业潜能,打造了怎样的创客城市生态?
答:2024年我们全面启动了“创客城市”建设,引进“得到”绍兴学习中心,举办创客城市伙伴Plan·青春之城走进下沙、虞创下午茶等系列活动,制定“创业无忧”十条政策,启用首个“零创湾·鸿雁”社区,大力推动十大创客集聚区建设,精心构筑了虞创联盟管理体系、虞创学院学习体系、虞创派活动体系。全年共吸引8890名创客来虞创新创业,3个青创项目斩获全省“创青春”大赛大奖,农创客集聚区入选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
——开放共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问: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进程中,上虞区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思路与实践路径?
答:去年我区获评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试点优秀,实践中我们打破区域、行业、产业界限,以体系化思维构建杭州湾联合创新中心,致力将其打造成为上虞推进创新浙江建设的标志性平台。我们统筹整合政府端、企业端、高校端、科研院所端创新资源,围绕“4+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企业研究院集聚优势,重点深化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紧密型合作,激励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开展技术攻关,成立顶尖人才工作室,建立全国首个新材料领域市场化运营的中试基地,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