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有风来丨在亚冬会,感受热“雪”沸腾的尔滨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2025-02-10 12:03全网传播量5.4万
    00:00
    00:00

    一个雪圈或是一个陀螺,能干点啥?在哈尔滨,能收获一份冰雪运动的快乐。

    眼下,第九届亚冬会正在进行中。赛场内激情燃动,赛场外哈尔滨丰富的冰雪资源,也让无数冰场、雪场变成了人们身边的“运动场”。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拍友 余敏刚 摄

    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也阻挡不了冰雪爱好者的热情。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在松花江上、市区公园、冰雪大世界等地,有风君看到了一场场生活里的冰雪狂欢。

    亚冬会,是体育盛会,更是全民参与的冰雪盛宴。

    01

    千里冰世界,万里雪天下,这是冬天的哈尔滨。在这里,时刻能感受到热“雪”沸腾的冰雪体验。

    当松花江被冰雪封印,就变成了巨大的冰雪乐园。第七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位于冰层之上,今年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授牌“世界最大的户外冰上乐园”。

    松花江冰雪嘉年华。记者 沈听雨 摄

    踏入这片冰面,好像进入了冰雪的奇幻世界。超过30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了包括冰滑梯、雪滑梯、冰上自行车、冰钓等在内的约60项冰雪娱乐项目。对大多数游客来说,许多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最受欢迎的当属雪圈。在这里,许多人都会租一个雪圈,大轮胎地下垫一块塑料片,一个人坐上去后,另一个人拉着绳子,就开始在雪地上疯狂转圈或快速滑行。不仅游客爱玩,也吸引了当地人加入。哈尔滨本地人陈小姐说:“冬天都会玩这个,小时候就用一块纸板垫在屁股底下,就开始在冰雪上滑来滑去,现在用雪圈至少不会‘冰屁股’了。”

    恰逢亚冬会,今年为了让更多人玩得尽心,冰雪嘉年华还增大了园区面积,游玩项目也相较去年增加了20个。

    松花江冰雪嘉年华。记者 沈听雨 摄

    来到哈尔滨,又怎么能不去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为了体现本届亚冬会“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的主题,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的冰雕,汇聚了亚奥理事会成员国家和地区的标志性景观,北京天坛、印度泰姬陵、新加坡鱼尾狮……每件作品都吸引了许多人来打卡。

    园区内,超级冰滑梯、雪花摩天轮等项目都排起长队。直到晚上8点多,依然还有不少人检票进园。有风君还在等待滑雪梯的队伍中,碰到了来自葡萄牙的游客。“我第一次来哈尔滨,这里真的太冷了。”她说,但是在这里玩得非常开心,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在街边也能看到冰雕做的栏杆,或者踩在一小块冰面上“嗖”一下滑过去,体验到溜冰的快乐。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拍友 余敏刚 摄

    这些形式多样、酣畅淋漓的冰雪玩法,让我们在冰城,感受到了属于冰雪的满满活力。

    02

    哈尔滨的冰雪运动传统,历史深厚。20世纪初,这里便修建了滑冰场。还有一张老照片显示,近百年前,滑雪已成为哈尔滨人冬季的娱乐活动。

    冰雪运动,陪伴了哈尔滨人一辈子,也让他们快乐了一辈子。

    据悉,今年,黑龙江省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广场公园和体育场馆等资源,浇筑了3000多处冰场,为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场地环境。

    位于市区的兆麟公园,承载着许多尔滨人的童年记忆。

    兆麟公园。记者 沈听雨 摄

    如今,第51届冰灯艺术游园会正在公园里举行。每到夜晚,各式各样的冰雕开始发出七彩光芒,吸引着市民游客来此拍照打卡。但公园里最热闹的,还是这里的“冰雪游乐场”。只需要一块不大的冰面,孩子们就开始成群结队在上面打滑溜。这是一项技术活,穿着普通鞋子,要先助跑,再在冰面上滑行,助跑速度越快,滑行的距离也越长。有风君也做了尝试,喜提一个大跟头。

    兆麟公园。记者 沈听雨 摄

    不远处,还有人挥动鞭子打冰尜(gá),又称冰陀螺,或三五成群推着冰车嬉戏追逐。

    打冰尜。记者 沈听雨 摄

    家住附近的杨泽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带孩子来这里。他说:“我们小时候冬天就玩这些,哈尔滨的孩子都是在冰里‘泡’大的。”

    在哈尔滨的公园里,有很多冰面都专门用来给普通人玩冰。

    在哈尔滨市最大的体育公园道里区体育公园,就有一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公益冰场。这里不仅能免费借用冰刀,还为市民游客设置了取暖的休息室。每天,都会有一两千人来冰场滑冰。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拍友 余敏刚 摄

    在这样的冰场上,看到不太会滑冰的新手,总有老冰友会主动上前教几招。冰友们还会自发分区域滑行,速滑区是你追我赶,花滑区是才艺展示,还有适合小朋友们的初学区。

    这些冰雪运动,都是刻在哈尔滨人骨子里的基因。

    夜幕降临,冰雪大世界里的亚冬圣火熊熊燃烧。而在哈尔滨各个地方,呈现出的是冰天雪地里的勃勃生机。这正是“冷冰雪”成为“热运动”最生动的注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