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工厂落户上海,姗姗来迟的雷克萨斯或打开合作共赢之门

潮新闻 记者 屠晨昕2025-02-07 13:20全网传播量23.1万
00:00
00:00

在中国市场以纯进口模式销售20余年后,雷克萨斯国产化的靴子终于落地。

据新华财经报道,丰田汽车公司5日宣布,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2024年11月20日,广州车展上的雷克萨斯展台。图源:视觉中国

由此,丰田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巨头。这也是丰田顺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抓住中国市场机遇的关键举措。

丰田表示,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将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新工厂计划于2027年投产,初始产能约为每年10万辆,初创阶段计划创造约1000个新工作岗位。按规划,项目初期投资金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

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笼罩在贸易战阴云下的今天,作为当今全球头号车企的丰田在上海大笔投资设厂、日本头号豪华品牌努力深度嵌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雷克萨斯能否复制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成功,实现中日在汽车产业上的“双赢”,备受瞩目。

坚持20年的纯进口模式,在新时代已落伍

为了争夺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欧美老牌豪华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等纷纷选择了国产化,雷克萨斯却一直没有跟进。

早在2006年,雷克萨斯曾公开表示,如中国市场年销量超3万辆将考虑国产化。后这一目标逐步提升至5万辆、10万辆。但是,直到在华年销量超20万辆,本地化生产的行动仍未落地。

2012年7月5日,日本北九州,一名技术人员正在为丰田混合动力汽车装配零件。图源:视觉中国

“雷克萨斯保持全进口销售模式是一种差异化营销策略,丰田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争夺中国市场份额。”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绍鹏告诉潮新闻记者,雷克萨斯位于日本九州的工厂距离上海的直线距离只有约700公里,运输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远低于欧美工厂的产品。“雷克萨斯的主要市场在北美,2024年北美市场约占其全球销量的45%,中国市场占比约20%,与其在华建厂不如在北美建厂。”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国消费者长期信奉“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原装进口”的从低到高的品牌价值等级序列。保持进口车身份能够让雷克萨斯收获不菲的利润,维持豪华汽车品牌价值。维持进口,是雷克萨斯权衡了收益与风险后的选择。

然而,上述汽车品牌价值格局,在新能源时代大有被颠覆的势头。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蔚来、问界、仰望等中国豪华汽车品牌异军突起,已经对德日美传统燃油豪华车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颜伟表示,未来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增量来源于纯电动汽车市场。而只有在中国本地化生产,才能利用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参与价格竞争。

“此前,外资车企想利用中国的市场、资源、人力、政策等,只有合资一条路,而且外方占股不能大于50%。”朱绍鹏介绍说,“2018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宽限制,外资企业被允许独资经营。特斯拉第一个‘吃螃蟹’,在华设立独资工厂并大获成功,起到了榜样作用,作风一贯保守的丰田也决定跟进。”

2011年4月19日,出席上海车展的时任丰田汽车公司CEO丰田章男。图源:视觉中国

据界面新闻报道,去年6月丰田公司会长丰田章男现身上海,参加丰田在华首次举办的赛车活动,主要目的即是协商这笔合作项目。短短8个月后就已敲定,这从侧面表现出,丰田迫切希望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智能电动产业链,推进自身电动化转型进程。

以特斯拉为榜样,雷克萨斯终于选择中国化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生产国,技术迭代引领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早早布局了电动化相关技术,但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巨头普遍“踏空”了这一轮汽车电动化的大行情,“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华销量近几年不断下滑。2024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丰田在华销量为177.6万辆,同比下滑6.9%。一度需要加价购买的雷克萨斯也只能加入价格战,2024年销量超18万辆,微涨0.3%,成为去年唯一正增长的外国豪华品牌,远低于2021年22.7万辆的峰值。

据新华财经报道,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表示,雷克萨斯将引领丰田的电气化新战略,到2026年,丰田将使用电动汽车专用制造平台为雷克萨斯开发新型电动车。按规划,丰田预计在2030年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100万辆为雷克萨斯;到2035年,全球生产的雷克萨斯均为电动车型。

依照丰田规划,雷克萨斯独资工厂将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致,计划实现95%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朱绍鹏认为,这应该是雷克萨斯中国建厂降本提效、加快2035年全面电动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位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全球知名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忠实的用户群体;丰田在混合动力、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拥有深厚积累,这将为雷克萨斯发展电动车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丰田在中国拥有丰富的本土化经验,有助于雷克萨斯新车型更快地适应中国市场。

“落户上海之初,国产雷克萨斯纯电车在面向中国市场的同时,更多的可能会出口海外。”朱绍鹏提出了她的判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中国完善的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与较低的人力成本等优势,又可以延续北美、日本等市场雷克萨斯的深厚用户基础和良好品牌形象,对冲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市场风险。”

中国汽车强势崛起的“法宝”除了电动化以外,还有一个智能化。当下,国际品牌纷纷选择拥抱中国智驾技术。

据朱绍鹏透露,2025年初,奥迪官宣全系车型将搭载华为智驾,包括PPC燃油平台和PPE纯电平台;广汽本田烨品牌不仅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还采用了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正在探讨采用华为智驾系统。

丰田方面,广汽丰田铂智品牌也采用了与华为共同开发的智能座舱。因此,国产雷克萨斯纯电车引入中国智驾系统,也是可以预期的大概率事件。

丰田与长三角产业集群携手共赢

从中国的角度看,本土汽车供应链也看中了雷克萨斯在沪设厂的市场机遇。

有本土供应链企业人士透露,在国内汽车市场高度“内卷”、向上游压缩成本的环境下,能够拿到回款稳定的外方项目可以缓解现金流压力。而丰田在供应商中口碑较好,项目回报较高。以往中国本土供应商想要进入日本车企供应链条的难度较大,此次雷克萨斯本土化生产为国内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据新华财经报道,丰田还将与上海市政府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先进技术应用合作,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碳中和引领典范项目,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2021年4月14日,宁波吉利汽车工厂正在生产极氪汽车。图源:视觉中国

据《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方面,华东区域在50强城市中占比高达50%。长三角遍布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包括上海的特斯拉和上汽、合肥的蔚来和比亚迪、宁波的吉利、常州的理想、金华的零跑等。距离上海仅100多公里的常熟,丰田已设立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朱绍鹏分析认为,雷克萨斯落户毗邻浙江平湖、嘉善的金山区,能充分利用浙江在制造业供应链、人才资源,市场消费潜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双赢。

浙江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相关企业最多的省份,在全国的占比近20%,汽车产业链完备,可以提供物美价廉的汽车零部件。毗邻浙江,就可以缩短利用浙江汽车产业链的物流距离,也方便吸纳浙江汽车人才。”朱绍鹏说。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雷克萨斯的落户,不仅有望借力长三角产业优势,迅速投产打开销路,也将助力长三角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独资建厂、2027年投产 雷克萨斯“加盟”长三角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逆流而上 雷克萨斯1-11月累计销量继续保持增长
价值百万的雷克萨斯LM发生严重车祸,四个车门为何都打不开?警方通报:一人身亡
00:46
受高田气囊影响 丰田在华召回14万辆雷克萨斯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