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钟情海盐丨在江南风雅中,领略非遗魅力

    潮新闻 记者 许钟予 县委报道组 徐愫妍2025-02-07 08:18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花窗门洞,透风漏景。在海盐的烟雨深处,藏着中国十大名园之一的绮园。

    这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私家园林,以“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山水布局闻名,被园林泰斗陈从周称赞为“此园浙中数第一”。

    然而,这座古典园林并未止步于历史的沉淀,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让园林与非遗交织出双生之美。今年年初,绮园景区荣膺浙江省首批省级非遗主题旅游景区,以“园林为骨,非遗为魂”的姿态,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写下诗意的注脚。

    绮园的前身是冯氏花园,黛瓦白墙间,藏着三进宅院与15亩后花园的婉转风流。

    园中古树参天,115种植物编织出四季流转的画卷,58棵百年古木如同凝固的时光,见证过《红楼梦》中“滴翠亭”的宝钗扑蝶,也承载着海盐腔的柔曼余韵。  

    而在这座“无水不成园”的古典空间的照应下,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坐落在此。

    古筝声在九曲回廊间流淌,灶头画彩绘于青砖白墙上绽放,滚灯舞者在罨画桥畔旋出光影的涟漪……1项国家级、8项省级、49项市级非遗项目在此扎根,形成“园林即展馆,山水即舞台”的独特叙事。

    图片

    步入非遗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非遗名录墙,它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将海盐县各镇(街道)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收录其中。

    沿着指示前行,非遗商店区域与展演区渐次展开,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与生动的现场表演,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充满匠心的时代。

    图片

    拾级而上,二楼的基本陈列厅以“盐田岁月”为主题,讲述着海盐与海塘、潮文化的不解之缘。从海盐晒制到鱼鳞塘修筑,再到塘工号子的激昂旋律,每一处展陈都透露出海盐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此外,海盐多样的饮食文化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头菜制作技艺、沈荡酱油酿造技艺等,无一不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传统展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了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全息影像、沉浸式体验互动空间、VR影像、AIGC等前沿技术,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海盐的民俗风情与非遗文化。

    图片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与图片,而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文化符号——游客可亲手编织竹编滚灯,感受指尖与竹篾的交缠;或在千年海塘走读中,触摸盐田遗迹的沧桑肌理……2024年,超过10万人次在此体验非遗研学的魅力,26%的游客增长率印证了“活态传承”的吸引力。

    绮园的非遗实践,构建起多重维度的文化场域。白天,游客在“晨曦罨画”的景致中临摹灶头画;入夜,沉浸式演艺《红楼梦》片段在滴翠亭上演,让园林成为穿越时空的剧场。非遗主题游线更串联起通元镇的灶画体验馆、丰山村的茶艺工坊,形成一条“可品、可玩、可养生”的文化脉络。

    在江南的烟雨长卷中,绮园以园林为纸、非遗为墨,绘就一幅“诗意的栖居”图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精神原乡中,生长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