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桌盲盒 | 听《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创作者平台 潮客 金惊2025-02-05 10:08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作品。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的自述口吻展开,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存历程。

故事背景设定在数百年前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的鄂温克人,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教,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猎生活。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等自然威胁下艰难求生,同时也在日寇侵略、特殊时期冲击以及现代文明的挤压下顽强抗争。

这本书虽然人物众多,名字也不太好记,但听起来却让人欲罢不能。它似乎在讲述一位女酋长的一生,以及她身边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的故事。每晚,我都会把手机放在枕头边,听着有声书入睡。常常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还在重复那段内容,但我却毫不厌烦,还会耐心地重新听一遍。

在婚前的一次独自漫步中,女酋长迷失在了树林深处。她站在岔路口,犹豫不决:顺着走,怕越陷越深;往回走,又心有不甘。就在她焦虑万分之际,突然听到一阵“咔咔”的折树枝声。女酋长心中一喜,以为是同伴的声音,但定睛一看,树下竟是一头黑熊!她瞬间头皮发麻,但很快镇定下来。她想起长辈们说过,熊害怕女人的上身。于是,她果断脱掉上衣,缓缓后退,眼睛紧紧盯着黑熊。黑熊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到,愣了一下,便转身离去。女酋长趁机小心翼翼地离开,最终平安脱险。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明白,面对危险,冷静和智慧才是最好的武器。

书中有个叫安道儿的男子,他是女酋长的儿子。安道儿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但他无疑是个善良的好男人。然而,命运却对他格外残酷,他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之下。那一刻,我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哀,不仅为安道儿的悲剧命运,更为女酋长以及整个民族的生活感到深深的惋惜。

在鄂温克人的狩猎传统中,有一种独特的技巧被称为“叫鹿童”,孩子们从八九岁开始就被教导如何模仿鹿的叫声,以吸引猎物。安道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叫鹿声几乎可以乱真,仿佛一头真正的鹿在呼唤同伴。

通常,狩猎时他们会分成三五人一组,各自分散在树林中行动,利用叫声吸引猎物。然而,有一天,安道儿和维克特两组人一天都没有打到猎物。他们决定在归途上再试一次,希望能有所收获。安道儿独自在山上模仿鹿叫,试图吸引野鹿。而山下往上的维克特组正好听到了这逼真的鹿叫声,以为是真正的野鹿出现。

在一团粽黄色的影子瞬间闪现时,维克特毫不犹豫地举起枪,连续开了两枪。然而,当他看到那倒下的身影时,他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子弹穿透的,竟是自己弟弟安道儿的脑袋。这一刻,悲痛与懊悔如潮水般涌来,维克特的世界瞬间崩塌。安道儿的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鄂温克部落的痛。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鄂温克人的传统狩猎方式逐渐被边缘化,他们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中艰难求生。安道儿的悲剧,凸显了这种生存方式的脆弱性和无奈。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对那个遥远的世界和那些鲜活的生命充满了同情与感慨。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求生,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风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铭记。

小说通过这位女酋长的回忆,展现了鄂温克族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90年代的百年变迁。其间,他们经历了战争、灾难、爱情与亲情的纠葛,以及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最终,这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衰落,但他们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依然令人动容。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个少数民族生存状态的记录,更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以及对自然、生命和信仰的敬畏。

下一部将读《昨非录》,读懂这部书,展开了袁昶三十年的日记,也就展开了上百年的历史。

《昨非录》是陆春祥以“笔记新说”形式对晚清重臣袁昶日记的深度解读之作。袁昶(1846—1900),字爽秋,浙江桐庐人,晚清重臣之一,与徐用仪、许景澄、联元、立山合称“庚子五大臣”,同时也是晚清著名同光体诗人。

袁昶从1867年3月开始写日记,持续三十多年从未中断。他的日记并非简单的记事,而是用于砥砺自己求知问学、克己慎思、迁善改过,记录了他对易学、理学、佛学、道学等传统学问的深刻理解。他的日记洋洋洒洒六十五册,总计二百多万字,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遗产,更是晚清文史的重要文献。

《昨非录》通过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袁昶的日记,着重解读其中的生活、读书、修身、自省、交友等内容,展现了晚清士大夫的精神成长史。这本书不仅是对袁昶个人的致敬,也是对那个时代所有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的人的致敬。通过阅读《昨非录》,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袁昶进行一场深入心灵的对话,感受到他在新旧冲撞的时代中如何坚守自我、反思成长。


——————————————————————

周三福利来啦!春风好书盲盒,内含三本春风好书,有作家签名版,也有全新的未拆封版,来试试手气,看看自己是不是幸运读者吧!

抽奖链接:点这里

抽到盲盒的幸运读者,阅读完盲盒里的书籍,也欢迎写一点读后感来我们的晚潮栏目投稿,期待您的佳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相关新闻
专访丨许言午《扬兮镇诗篇》:“故乡”给了写作者所需的一切
历史叙事与艺术雕琢的巅峰碰撞——品读钱兆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