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溪市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大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重点深入34家企业开展“送政策、挖岗位、促就业”活动,挖掘残疾人就业岗位104个,同时紧密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高校毕业季等专项活动,大力实施残疾人常态化、精细化、专业化就业服务,推动助残就业零距离。截止目前,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6929人,已就业4862人,就业率达70.17%。
为实现“让残疾人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目标,兰溪市秉持“建成一个、运行一个、服务一方”的思路,打造了16家残疾人之家,覆盖所有万人以上乡镇,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解决42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就业。依托残疾人之家项目,构建“5+N”服务模式,在保障好“就业、培训、照料、康复、文体”五大服务的基础上,奋力开拓“N”种服务内容,得到残疾人及其家属们的一致好评。
在兰江街道残疾人之家里,肢体残疾人王飞(化名)正坐在工位上一边做手工活,一边在和工友们说说笑笑,这一幕幕都通过他的手机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他正在试水最近流行的网络直播,通过担任网络主播,向广大网友们展现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真实生活片段。王飞(化名)充满喜悦地说以前都是一个人在家,父母外出工作,还在操心我的午饭,出门上班都不安心,现在好了,自从我在残疾人之家工作,不但能正常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还能和残疾伙伴们唠唠家常、做做手工,扣了五险一金之后,一个月能有2000来块工资呢,我也能给家里做贡献了,王飞坐在轮椅上腼腆的笑着。
王飞发自内心的笑容只是诸多残疾人之家重启新生的一个缩影,为促使残疾人掌握一门增收技能,兰溪市残联主动链接各项资源,争取社会组织的支持,结合兰溪实际,积极探索“非遗+培训+推广”的模式,为300多名残疾人开展非遗美食兰溪鸡子馃、地标农产品杨梅、枇杷、甘蔗种植技术、网络直播、盲人按摩等贴近残疾人需求的技能培训,引导和扶持残疾人通过小吃技艺、种植技术、直播带货、盲人按摩的学习与传承,积极发展农业助残项目,帮助残疾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在参加残联技能培训后,很多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人卸下了自卑的心理包袱,积极参与各类文娱、技能培训活动,发展自身爱好,涌现了诸多助残共富技能能手,有云山街道残疾人之家的陈芳(化名)的手工编织毛线鞋、李庆(化名)的手工麋鹿工艺品;诸葛镇残疾人之家的王晓虎(化名)的扭扭棒工艺品;香溪镇残疾人之家的张爱梅(化名)的十字绣作品等,展示柜里一件件手工艺品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凝聚着残疾人的心血与才情,它们是用坚韧编织而成的梦想织物,是用乐观雕琢而出的希望雕塑,是用勇气勾勒出来的生活画卷。透过它们,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兰溪市残疾人乐观阳光、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兰溪市残联积极对接国企、爱心商家,在游埠古镇等景区免费为残疾人开设爱心助残小摊,主要售卖爱心商家提供的产品以及残疾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通过爱心义卖的方式,让残疾人更加自信而主动地学习待人接物的能力,推动残健融合,也为残疾人朋友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