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骆家庄的王阿姨(化名)前段日子出现高烧、咳嗽、全身酸痛的症状,被诊断为甲流。
经过治疗后,王阿姨的体温恢复正常,全身酸痛也明显缓解。
病中出汗过多,王阿姨感觉浑身黏腻不适,她迫不及待地洗了个热水澡。
没想到,第二天就开始咽痛,浑身无力,她不得不再次来到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门诊寻求帮助。
图源:图虫创意
接诊的胡鸣宇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才得知,王阿姨的流感其实尚未痊愈。
“尽管体温恢复正常了,但身体的抵抗力仍然较弱。”胡鸣宇解释,王阿姨洗澡时受到风寒,加上体虚劳累,引起病情反复。
随着流感进入高发期,身边很多朋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流感后汗出如浆,痊愈了能马上洗澡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统一,主要是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安心洗澡?什么时候又需要多加注意?
可以洗澡的情况
1、如果甲流症状已明显缓解,没有持续的发热、严重咳嗽或乏力问题,身体感觉恢复良好,那么适当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保持卫生,还能帮助你舒缓压力。
2、控制水温,缩短洗澡时间。病后洗澡需要注意水温和洗浴时间。医生建议将水温调至37℃-40℃之间,这样既能让你感到温暖,又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同时,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以免消耗过多的体力。
3、注意通风与保暖。洗澡时保持浴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闷热引发不适。洗完后,立刻擦干身体并穿上干燥、保暖的衣物。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更要谨防受凉。
不建议洗澡的情况
1、如果刚发病不久,还在发热,并伴有明显的乏力、咳嗽或肌肉酸痛,此时不建议洗澡。因为洗澡可能增加身体负担,甚至加重病情,导致头晕或虚弱感。
2、特殊人群要特别谨慎。对于儿童、老人、孕妇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洗澡前更应慎重。由于免疫力较低,这些人群容易因洗澡受凉或过度劳累而影响康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洗澡。
3、避免劳累,合理休息。甲流痊愈后,保证充足的休息同样重要。在洗澡前后都要避免体力透支,多睡一会儿,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元气。
4、持续观察体温变化。即使病情好转,仍需注意定期测量体温。如果发现体温重新升高或其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避免拖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