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寻龙诀丨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地之上再攀高峰

    潮新闻 丁珊 孟迪2025-01-24 00:28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

    经济大省被委以重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大平台如何挑大梁?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用横纵两条轴线,校准发展方位、勾画拼搏之姿——

    从地理的纵轴线看,它处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龙首”、西湖区北强核心,以西湖大学、浙江大学为创新策源,阔步迈向“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科创脉动强劲;

    从时间的横轴线看,2024年几乎月月有亮点、季季晒节点,4月发布“紫金十条”,6月成立环紫金港创新创业联盟,10月落地“中国云谷”先导区、揭牌省信创和商密产业园,11月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创中心开工……

    2025年西湖区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五大年度科技榜单中,22个获奖项目来自紫金港科技城;“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荣获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优秀案例,西湖区唯一。2024年1—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等关键指标在杭州全市开发区排名第一。

    这系列硕果是紫金港科技城的科创逐新、改革激活和产业谋远,这三套组合拳有力有效的实证。

    站在新旧交接之际谋全局。杭州紫金港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定盘星、压舱石、航标灯”作用,以“大平台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为西湖区产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室

    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硕果涌现

    迸发新质生产力强劲活力

    紫金港科技城是全省创新要素最密集区域之一:2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拥有两所名校、1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含高校)、11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含高校)、17家国家“小巨人”企业、8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4家上市企业……

    在创新浙江建设浪潮、“教科人一体化改革”时代命题前,紫金港科技城应势而为,以“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承接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

    建机制。过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分属不同管理主体,联动效率不高、成果转化不及时。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打破行政壁垒,联合三墩镇、蒋村街道,打造环紫金港创新创业联盟,并设立1个主席团、1个轮值秘书长、4个按产业方向分类的子联盟,科研机构、孵化器、链主企业争当轮值主席,“有团队、有阵地、有成果”的自转体系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已举办基因组学论坛等活动50多场,各创新要素、资源得以盘活。

    一尘不染的实验室内,数台二代高通量测序仪悄声运转。“测序、分析超大人群样本数据后,每年可产生15P(相当于15000个T)的数据。”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和说,“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建成后,他们联合近50家机构组建生命组学大数据创新联合体及子联盟。华大以过硬的技术实力,参与研发创新联合体旗下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项目,将助力提升我国人群基因组学研究水平。

    一个个高能级平台、研发机构,是“圈”内的智源原点,以改革激发原点活力,让要素、资源流动起来,形成横向的课题合作、纵向的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的共同体,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新能级。

    促转化。转化,是研究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关键。在“圈”内,紫金港科技城构建转化机制,先后落地西湖大学/西湖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孵化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实现“研发—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全链条贯通。

    机制畅通,项目争相落地。截至目前,西湖大学落地西湖潜鲲、西湖阳光等项目46个,对外融资近25亿元、估值超200亿元。浙江大学在紫金港孵化300余家前沿科技企业,打造5个产业集聚园区,总估值超千亿元。不少项目也在“1到10”“10到100”道路上取得标志性进展——

    元素驱动。张科春团队研发的新型化学结构生物降解材料PiX,在千里之外的新疆找到棉花地“地膜”的应用场景领域。生产一线分秒必争、车间机器运转不停,2025年春天,新疆阿克苏的百亩农田内,元素驱动的地膜将呵护一朵朵棉花的成长。

    西湖心辰。蓝振忠团队领衔开发出多模态大模型——西湖大模型,并训练心辰Lingo语音大模型亮相上海外滩大会。该团队花费4年打磨AI心理咨询师,在AI情感陪伴领域“领跑”。最近,他们和金科汤姆猫开发的家庭AI垂直模型,能回答小朋友“十万个为什么”,并满足情感陪伴需求。

    永创智能

    当好“定盘星、压舱石、航标灯”

    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工作群订单叮叮作响,货架上产品满满当当。浙江科聪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杨剑剑自信满满:“临近年关,我们提前两个月备货,预计这个月出货量1000台。”

    科聪控制,国产替代的机器人行业领军者,所生产的机器人控制器导航精度在±2毫米、角度在±0.5度,毫不逊色于国外品牌。目前,科聪控制打破进口系统在国内高端市场多年的产品技术壁垒,正朝着国产替代加速迈进。

    瞄准国产替代,这样细分赛道的产业项目,正在紫金港科技城拔节生长。截至目前,玉之泉精密仪器、芯格睿特科技、羲和光电科技等30个项目入驻省信创和商密产业园,全年合计营收超20亿元、税收超1亿元。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我国“新基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天津、上海、成都,均躬身入局。

    浙江省唯一挂牌的省级信创和商密产业园落地紫金港科技城,当下正锚定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信创和商密产业示范区”,以“规划建设70万平方米、引入500家以上信创企业”为中期发展目标,擦亮信创和商密产业的品牌。

    视野再拉大,省信创和商密产业园置身在“中国云谷”的版图之中。

    2024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产业新地标“中国云谷”发布,旨在以“智算云”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面向国家战略、未来前沿的布局,实则是从紫金港科技城现有的数字经济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赛道生长出来的。

    简言之,紫金港科技城站上高地造高峰,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要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牵引带动现有产业链的攀升进阶,进而描绘新质生产力生生不息的产业版图。

    如何在高地之上,再度崛起一个新的紫金港科技城?

    亮出政策诚意。紫金港科技城集成省市及城西科创大走廊政策,按照“一园一政策一基金”的模式招引企业和项目,出台信创“紫金十条”专项政策,组建1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全要素保障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成长。

    资金等要素如春雨般滋润企业茁壮成长。杨剑剑指着敞亮的生产车间说,“这个智造中心共计1300平方米,我们享受3年免房租政策,减轻了不少资金压力。”

    链式招商聚产业。紫金港科技城绘制产业链图谱,根据上中下游关键环节针对性招引,以链式招商撬动产业之变。比如,发挥阿里云龙头带动效应,在脑机、工业机器人领域打造10个“AI+”特色产业园;以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永创智能等为引导,吸引华大序风、华大赛迪斯逆熵、伺安机器人等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紫金港科技城将稳投资、强招引作为大平台提升能级的关键。2024年,紫金港科技城出让7宗工业工地、2宗商业/住宅用地,成功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2个,包括11个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含2个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芯体素、永创智能2家企业获国内首台(套)装备的认定。

    激活大项目主引擎,尽显产业发展首位度。

    2024年10月,“中国云谷”先导区落地紫金港科技城

    有软环境也有硬支撑

    力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越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政府更应该注重为企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证件拿到了,这下时间来得及了!”最近,西湖阳光(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一通感谢电话让人暖洋洋。原来,该公司一位外籍人才临时来中国出差,但来不及去窗口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很快,紫金港科技城企业服务驿站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加快推进审批流程,24小时内完成申领。

    这样耐心细致服务的软环境,是紫金港科技城营商环境的底色。目前,紫金港科技城已建成浙江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体、紫金港科技城企业服务驿站,让企业办事不出“城”。此外,紫金港科技城举办“西湖链链看”活动8场、促成合作20多项,同时加速更多优质科创项目成功落地。

    不光有软环境,环境硬支撑也是吸引投资和项目的强磁场。

    站在高处眺望,地铁4号线三期西延段项目,正全速推进;西科园、云谷区域的崭新道路,一马平川;在中国美院风景设计院对接下,“生命创港”“未来云港”“智造数港”等具有科技城特色、形象辨识的景观节点亟待落地。生产、生活、生态共生共融,紫金港科技城正构建新的城市形态。

    面向未来,紫金港科技城已经勾勒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蓝图。

    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推动数实融合发展。紫金港科技城将以西湖机器人、华匠为主布局一批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型企业,以永创、三坛等为主培育一批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小脑”型企业,深入建设“中国云谷”产业地标。

    高标准打造创新生态圈,推动科创攀优攀高。元旦前,从深圳而来的力合科技入驻,正在孵化玄创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项目。紫金港科技城将联合力合科技建好云创成果转化基地,推动“双湾”(杭州湾、深圳湾)产业互通发展。同时,用好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全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锚定科技创新这条路子,紫金港科技城正昂然阔步。一座以科技创新为底色的“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正在杭州西北部加速崛起。

    (图片由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