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两会通道|滨海新区常务副主任孙海明:高质量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

    潮新闻 记者 苗丽娜 金燕翔2025-01-22 12:01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滨海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海明

    记者提问:孙主任您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绍兴要“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进展。”滨海新区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战场,将怎样为绍兴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共富示范市作出贡献?

    滨海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海明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2024年是滨海新区体制机制调整优化的开局之年,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大战略部署,锚定“大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坚持以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担当作为、奋力图强争先,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在全省七大新区中保持领先地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朝着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滨海新区是绍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桥头堡,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战场。此次市“两会”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就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作出进一步部署,对滨海新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聚焦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主动扛起新区高能级战略平台责任担当,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以产为要、以城为基、以人为本、以文为魂,大力推进十项标志性重大改革和十大标志性重点项目建设,聚力打造“三城四区”,也就是绍兴未来城市副城、杭州湾滨海科技城、华东未来车城和袍江全国腾笼换鸟样板区、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江滨浙沪产业创新合作区、省级生物医药集群核心示范区,全力争创全市“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

    一是聚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4311”产业新体系。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黄酒经典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聚力一江两岸建设,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城。高标准规划“一江两岸”发展蓝图,推动袍江提速更新、江滨加快崛起,全面推进中科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滨海院区、沧海未来社区、体育会展中心等一批城市重大配套项目建设,打造产城融合、高品质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区。

    三是聚力“三业联动”发展,打造人才汇流集聚地。深化全省首个人才管理改革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人才改革“新20条”走深走实,高水平建设滨海科技城、名士之乡科创中心和人才俱乐部,实现创业、就业、乐业“三业联动”,助力新区人气集聚提升。

    四是聚力文化塑形铸魂,擦亮滨海文化金名片。大力弘扬新时代“胆剑”精神,深度挖掘新区围垦、渔猎、诚孝文化基因,加快构建滨海新区文化IP,推动新区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总之,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强化“挑大梁、打头阵”的使命担当,干字当头,大抓落实,走在前列,为绍兴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贡献更多“滨海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聚焦2025年绍兴市两会
    相关新闻
    吴登芬当选绍兴市市长
    张新宇当选绍兴市政协主席,王永明当选副主席
    绍兴市市长吴登芬专访:做好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