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半岛新闻
2025年初,不少青岛居民发现,新的公交车“缩水”了。换新的约500辆公交车中,大型车辆占比进一步下降,新上线最多的是7米长车辆,最小的公交车甚至只有6米长,仅比私家车多了一米,这类小型公交车被亲切地叫作“宝宝巴士”,可在常规公交车无法通行的街巷轻松穿梭。
公交“瘦身”,早已不是新闻,很多城市都在尝试让公交车“由大变小”,这种六七米长的微型纯电动公交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深圳于2024年初推出的“蓝海豚”小巴,招手停车、按铃下车,杭州萧山区江南科技城也推出类似的微巴士循环线,更早时候,北京、还有浙江省的绍兴等地就已出现了“袖珍”公交身影。
如今在许多城市,随着地铁的广泛推进,乘坐公交车的人数下降,经常可以看到街头驶过的传统大型公交车内乘客寥寥。但这不是说公交的需求消失了,比如,居住在大型社区里的居民常常抱怨从地铁出来到家仍需走很多路;一些老年人不习惯地铁,仍然青睐公交出行这种方式。地方政府层面也依然在大力推行公交,只是在线路设计、站点安排等方面有了更精细的考量,相比之前,公交系统越来越多元化。
青岛新开通的“宝宝巴士”类微型循环线,就是现有公交网络的补充,呼应了百姓多样化需求。它以大型社区、小镇居民区域内出行需求为先,比如设计的线路考虑到了去菜场、社区、上班点、学校等日常生活场景,同时兼顾了衔接地铁站的长距离出行,可以满足居民们不同出行需求。其线路以路程短、站点少、运转快为特点,能有效填补现有常规公交的空白,从而与地铁、常规公交形成错位服务、互补发展。具有周转快、出行效率高、道路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在普通公交车无法进入的街巷轻松自如地穿梭,非常适合老城区的街巷以及新建片区的背街小巷,切实解决这些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
微型公交的特点不仅是身型灵活,服务方式上也可以更加灵动多变。以绍兴为例,2021年绍兴市在微型公交基础上推出相当于公交版网约车的“动态公交”,市民可以用手机预约叫车,还可拨打热线电话叫车、招手即停。相比于普通网约车,网约公交性价比更高,可缓解“骑车累、打车贵”的烦恼;相比于一般的公交车,网约公交车不必逢站必停,主打的就是“点对点”接送,真正实现“随叫随到”。
微循环公交系统解决了乘客公交出行的便利性,提高了乘客出行与公交运营效率,也更具绿色环保意义,是公共交通的又一有力补充方案。微循环公交与主干公交系统形成有机的交通网络,有效解决了出行问题,“小公交”串起了“大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