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们期待已久的日子。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都在屏息等待“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
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在华盛顿特区宣誓就职。这意味着现年78岁的特朗普时隔8年后将重返权力巅峰。
新华社 发
因严寒来袭,传统上在国会大厦台阶上举行的就职典礼,将被移至国会大厦圆形大厅举行。这还是40年来的头一遭,上一次还是1985年的里根第二任期。
由于圆形大厅仅能容纳600人,届时只限国会议员及持有总统观礼台门票的人入场。为安慰失望的铁粉,第一资本体育馆将对外开放,民众可现场观看直播,并参与总统就职游行。
而且,这还是150年来首次将有外国领导人应邀现场观礼——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阿根廷总统米莱等将亲自来捧场。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以及日、韩、澳外长也将出席。
就职典礼预计在美东时间1月20日12时举行,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主持,特朗普或将罕见发表以团结为主题的就职演说。
四年时间内成功逆袭实现“二进宫”,特朗普自然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然而,这位“懂王”想要在第二任期里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可谓困难重重。前任拜登挖了哪些坑,让他一上任就面临哪些挑战?入主白宫后,他将会动哪些“真格”?未来4年内,中美关系将往何处去?潮新闻与几位美国问题学者聊了聊,试着为你预测特朗普2.0时代的部分可能走向。
拜登给特朗普挖了这些“天坑”
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19日下午在华盛顿第一资本体育馆的集会上说,拜登政府的每一项“激进而愚蠢”的行政命令,在他宣誓就职后的几小时内都会被废除。
拜登做出了哪些“激进而愚蠢”的决策?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的话来说,在2024年12月份,拜登干的事可能比他在2024年前11个月都要多。“在每一个能做到极限的地方,拜登都把事做绝。”沈逸说。
简单梳理一下,拜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特朗普“挖坑拆台”。
第一是财政。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数据显示,2025财年联邦预算赤字将达1.865万亿美元,占GDP的6.2%。而且,白宫备忘录显示,到2024财年结束时,拜登签署的主要法案中约98%的可支配资金已经明确去向。
更让人头痛的是,财政部长耶伦近日称,美国联邦政府已触及债务上限,因此财政部将从1月21日起将暂停为公务员退休和残疾基金以及邮政退休人员健康福利基金注入新资金,以确保政府继续运转。
“这什么意思?我挖地三尺,把每一毛钱每一分钱都给你用完,让你上来就没钱。”沈逸这样形容拜登的手段。
特朗普一上任就接到这么一个“烫手山芋”,如果债务上限未能在短期内解决,美国可能面临债务违约。他如果不想接受这2%的额度,就必须在上台之初提高美债上限。
第二是通胀。过去4年美国通货膨胀严重,2022年年中更是达到了逾9%的40年来最高水平,各种生活物资价格飞涨,导致民众生活开销负担大幅加重。毫无疑问,通胀是导致副总统哈里斯在总统大选中失利的原因之一。特朗普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非常考验他的能力和经济政策。
1月14日,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一家连锁超市里空荡荡的鸡蛋货架。新华社记者 熊茂伶 摄
第三是人事。去年12月,拜登政府与4.2万名社会保障署公务员签署协议,使其可以继续居家办公直到2029年。而特朗普和马斯克正准备推动联邦雇员全面回归办公室,以减少雇员人数并削减政府开支。
这一协议贯穿了特朗普整个任期。如果要解雇这4万多人,特朗普政府或将承担巨额违约金。
第四是能源。1月6日,拜登宣布一项行政令,将永久禁止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部分海域进行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涉及6.25亿英亩(约合2.53亿公顷)的海洋区域。很显然,这与特朗普造成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的计划明显冲突。特朗普表示,他上任后将立即推翻这条海上钻井禁令。
第五是外交。并不喜欢战争的特朗普,一上任就面临着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两场地区局部战事的难题。“如何能让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定,又不伤害欧洲国家和乌克兰的利益,这很难。” 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分析道,“而巴以冲突现在虽说是达成了三阶段的停火协议,但由于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诉求相距甚远,达成一致也十分勉强,因此当前的和平局面依旧非常脆弱。今后要如何落实停火协议,尤其是第三阶段的加沙重建,并保持中东局势的长期稳定,对于特朗普依然是一大挑战。”
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 发
必须强调的是,这两场爆发于拜登任期内的冲突,都已经让美国投入了巨额军事、经济和外交资源。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看,在两场博弈中已经付出高昂的“沉没成本”,如果无法获得足够收益便匆匆离场,很容易招致国内的批评和反对。但如果继续咬牙坚持,会有持续亏损的风险,甚至陷入“泥潭”,因此这是十分艰难的抉择。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拜登政府14日宣布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移除。这一手被美媒认为是针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卢比奥,后者为古巴裔,长期支持对古巴进行制裁。
这些“首日承诺”是不是吹牛,即将见分晓
过去两年里,特朗普在竞选中许下了不少承诺,有不少是上任第一天就要做的事情。就在19日的那场集会上,他透露自己即将签署的行政命令涉及边境安全、能源、联邦政府开支、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政策等。
随着就职典礼进入倒计时,是时候观察他究竟能“说到做到”还是“吹牛皮”了。
特朗普的“首日承诺”里,其中最令人过耳不忘的,是“上任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这显然是一个玩笑,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想表明,自己可以很快把这些问题解决。”王冲告诉潮新闻记者,目前特朗普的乌克兰事务特别助理基思·凯洛格、以及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沃尔兹都提出,不可能有24小时这么快,半年内能够有个眉目就不错了。
1月5日,纽约曼哈顿。新华社记者 刘亚南 摄
近一年来,他高调宣布第二任期要做的大事还包括以下几样——
关税新政。计划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进口关税,并将设立专门的“对外收入局”负责关税征收。
重振石化能源。着手加快全国范围内的钻井和压裂许可审批,增加石油产量、大幅降低能源成本。特朗普已提名石油大亨克里斯·赖特担任能源部长,并表示将设国家能源委员会来推动能源生产。
重塑汽车产业。承诺推动汽车产业全面“美国制造”,包括使用美国能源、采购美国供应商产品、雇用美国工人。同时,特朗普计划废除拜登签署的“电动汽车强制令”,即到2030年50%的新车和卡车实现净零排放。
驱逐移民。承诺启动“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计划”,计划动用军队,准备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称为此不计成本。有报道称,从1月21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将派出100至200名执法人员在芝加哥进行大规模移民驱逐行动。一些投资者认为,这对私营监狱来说意味着大笔生意。
取消出生公民权。“在美国出生的任何人都自动获得美国国籍”,这一权利在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中有所规定。然而,特朗普希望改变这一政策,这几乎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争斗。
此外,特朗普新政还包括赦免国会山事件被告、禁止跨性别人士参加女子体育运动等。
至于近期在全球传得沸沸扬扬的领土扩张诉求,包括购买格陵兰岛、拿回巴拿马运河和兼并加拿大,王冲的看法是,这是特朗普的“交易艺术”,通过极限施压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他是不是真要把巴拿马运河收回,是不是真要把格陵兰岛变成美国领土的一部分,这还存疑。但他要在巴拿马运河的航运方面给美国公司降低成本,在格陵兰岛加大自己的美国的军事存在,在安全和矿产方面把格陵兰岛化作自己的某种势力范围,这是他一定要做到的。”王冲说。
对于特朗普政府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
中美关系从来都是全球舞台上的焦点,但这一次的变化让人有些意外。在连任成功后,特朗普主动向中国释放了一连串善意信号;中方也打破惯例,派出国家副主席去出席他的总统就职典礼,给足了特朗普面子。
在竞选时,特朗普曾经扬言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到100%的关税,似乎他还是第一任期我们熟悉的那个“懂王”。
但在他竞选成功后,画风大变。特朗普不仅公开表示中美可以“相处得很好”,甚至抛出了“中美联合解决全球问题”的大胆设想。1月17日晚,距离特朗普正式就职还有3天时,中美两国元首通了电话。
这几天,TikTok事件万众瞩目。在大批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网友抗议性地涌入小红书后,TikTok 面对美国会的“不卖就禁”法案,选择了主动硬刚,提前关闭了在美国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1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各公司不要让TikTok停转。他说自己将于20日发布行政令,推迟“不卖就禁”法案的生效时间,此前任何帮助维持TikTok运转的公司将不承担法律责任。
随后,TikTok在美恢复了服务,并在声明中感谢特朗普向TikTok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做出了必要的澄清和保证。TikTok同时表示,将与特朗普一起寻找维持在美可用的长期解决方案。
新华社 发
“就特朗普本人而言,此举可以视为投桃报李,在TikTok平台曾经帮助自己竞选成功的情况下,他要努力让TikTok在美国活下来,这是交易的一部分。”王冲解读道,“但也必须看到,特朗普身边有很多强硬派,从国防部到商务部的很多人想要把TikTok除之而后快,更有资本希望借机低价收购TikTok的优质资产,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斗争,不是特朗普一个人所能决定的。特朗普还需要和不同的利益集团达成某种默契,甚至需要让渡一定的利益。”
在王冲看来,派出国家副主席作为国家元首的特别代表出席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正是中国向国际社会释放的重要信号:我们愿意与美国展开对话与合作,但前提是双方都需要展示足够的诚意和尊重。“这种‘以礼还礼’的策略,不仅符合外交礼仪,更体现了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的智慧与灵活性。”
“必须看到,中美关系非常复杂,依然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短期内我们无法期待它能好到哪里去。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努力找到双方能够合作的点。”王冲说,“站在更高、更宽广的角度来看,未来10年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原则上的共识,也需要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一致,这实际上有相当的难度。我觉得可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听其言,观其行。”
当前两国关系出现的良性苗头能够延续下去吗?中方的以礼相待又能否换来实质性的回报?相信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几年内逐一揭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