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烟火香!平湖 “桥下夜市”爆火的背后

潮新闻 共享联盟·平湖 韩菁媛 记者 徐惠文2025-01-17 22:02全网传播量150
00:00
00:00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要问最近平湖“夜食”的顶流,非三港大桥下梦飞路的夜市莫属。

华灯初上,大桥下各式摊位沿路铺开,一眼望不到头,美食林林种种,人群熙熙攘攘,场面蔚为壮观,火爆程度令人咂舌。

“桥下夜市”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爆火,背后是什么呢?恐怕是平湖人夜食生活的巨大需求,更是城市夜经济的巨大能量。

三伏天里,吃一口宵夜,品一杯冰饮,白天的褶皱才算被抚平。于是梦飞路上800米长的烧烤、奶茶、咖啡成了平湖人夏夜的慰藉,“桥下夜市”一夜爆红。但“夜食”作为一种最普通的夜生活,从来不只发生在夏天,它拥有着一年四季的时间和庞大的消费群体。

平湖人的“深夜食堂”都在哪里?如果想体验多元化餐饮,就去有西餐厅、居酒屋、咖啡馆等国际范饮食的钟溪坊;想品尝平价夜食,南河头、水洞埭、吾悦皇后大道、新埭不夜城这4条美食街区可以体验;想感受路边大排档的烟火气,那么明湖集市、乍浦夜市以及最近走红的“桥下夜市”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平湖人的“深夜食堂”都有些什么?无烧烤不夏天,水洞埭的烧烤店里,炉子升腾起烟火气,羊肉、牛肉各来一把,脆骨、鸡皮齐上阵,谁能忍住撸串的冲动?小酌怡情,工作之余约上好友到景乐步行街找一家安静的小酒馆坐下,在音乐里品味美酒,可谓惬意。家乡味道最是珍贵,寻到南河头畔的本地饮食店,不论是游子还是游客都能吃到那一口正宗的平湖味道。

平湖人的“深夜食堂”有什么特别?可以边吃边看。走在山海几千重里,一边吃着老上海蟹黄包、东北锅包肉、重庆酸辣粉,一边欣赏演出。可以共生共融。文和里集“饮食+潮玩”网红打卡为一体,体验日本料理、长沙小吃等美食的同时,还能沉浸式感受浓厚的二次元氛围。可以集体出动。“集市经济”崭露头角,去年南河头花车集市、八佰伴夏日多巴胺市集等夜间活动拉动客流量83.6万人次,带动消费582.7万元。

平湖人用“夜食”回应着夜生活,也创造着夜经济。“夜食”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唯一的部分。由“夜食”拓展开来,夜间消费还有“夜玩、夜赏、夜购”等多种形态。所以通常我们会把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期间发生的消费经济称为 “夜经济”。

夜经济被视为城市经济便利度和市场活跃度的晴雨表。当一座城市的人们蜂拥出街投身夜市,那不仅仅是生活的态度,更是经济的表现。

这个夏天,“桥下夜市”给了平湖夜经济一个燃爆点。但平湖的夜经济,不仅仅只限于一个夜市。

去年,平湖被评为2023年度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在这之前,浙江已有18个城市入选,从这些城市身上,平湖可以学到什么呢?

一个有方向性的规划。这几年,平湖持续完善夜经济发展规划布局,逐步形成了以吾悦、八佰伴、大润发为中心的夜购圈,以水洞埭、景乐步行街、吾悦皇后大道为代表的美食区,南河头、明湖、东湖为重点的夜游地。其中,“夜食”规划有基础,但地理位置相对孤立,还出现了商户与住户诉求不一致等问题。这点上,温州鹿城区建设“瓯菜”品牌餐饮集聚区,推出24小时不夜生活圈,将垂直化特色“夜食”商家整合在一起。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使夜食经济发展更具方向性和可控性。

一个有辨识度的定位。就像做新媒体账号需要一个鲜明的人设、做品牌需要一个独特的logo一样,夜经济也需要一个有辨识度的定位。比如舟山普陀的沈家门夜排档专注海鲜夜食,辨识度极高,让其成为外地游客初到舟山的第一选择。高辨识度和精准定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吸引陌生人,然后通过传播成为“网红打卡地”。

一种贴心到位的服务。对于市民游客来说,夜间消费的价值远不止于“吃喝玩乐”,还有吃得开心、玩得舒心,体验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商户作为主体,首先要有服务意识,在品质、价格上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城市服务上也可以在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方面入手,比如编制夜间消费指南和导览地图等,提升顾客体验。

一种平衡包容的管理。夜经济既要烟火气,又要文明味。“桥下夜市”的火爆折射出了市民的需求,却也产生了违停、卫生等问题。此时政府适时介入、出台措施,是为了更好服务市民需求。目前平湖市已采取设置路障、摊主扫码入场、增加清运次数等规范引导措施。夜市要长红需要各方合力,这也是赋予夜市健康生命力的秘诀。如何平衡好“放”与“管”的度,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夜经济是昼间经济的延展,能够刺激潜在消费需求。这样一来,就为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提供了经营空间与窗口,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今年,平湖市在六大攻坚行动中提出要“持续放大夜经济试点城市和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试点效应”。如何挖掘平湖资源,创新玩法,构建有特色、有活力的新“夜”态?有几点可供参考。

打造持久的吸睛点。经济消费的背后很多时候是情绪价值的消费,一个内涵丰富的消费空间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更具有持久性。通俗讲,就是要有自己的“故事”和“标签”。“桥下夜市”火了,但如何让这样自发形成的夜市可以持久地成为一道夜经济的风景,还需要赋能。再如平湖的南河头、鸣喜街文和里等,也需要设计消费场景,形成有影响力的平湖夜经济品牌。

形成年轻的消费点。“得年轻者得天下”,年轻人是夜经济的一大消费蓝海。打造夜经济需要主动“适配”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今年端午节期间,金平湖非遗市集在金平湖广场连续举办两晚,有效带动客流3.5万人次,其中以年轻人为主。未来,平湖可以继续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康、演”等夜间消费业态,针对年轻人的消费爱好,增加夜间演出、会展、赛事、音乐会等新“夜”态产品,为年轻人打造一站式丰富夜经济消费体验。

撬动乡村的新卖点。火起来的夜经济不应成为城市的“独角戏”,乡村作为重要的消费市场,也可以有自己的夜晚。比如,依托乡村本地的特色自然资源,发展室外露营、篝火晚会、户外电影等,都是乡村夜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七彩金虹景区打造户外“萤火虫秘境”,招引大热荒野露营基地、去野咖啡等新业态,构建“夜间赏萤-烟火市集-星空露营”乡村夜游线路,就是一次有益探索。独山港镇有海鲜一条街,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打造浙北的“海鲜”夜市。

夜经济就像一根动脉神经,活跃着城市消费的节奏。我们要抓住“桥下夜市”爆火的契点,让这股“烧鸟”的烟火气,点燃平湖消费的新活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