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城内,“中国织里妈妈购go”新春专场活动热闹非凡;利济文化公园里,民间艺人激情四溢地表演传统舞龙节目……春节将至,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这座拥有47.3万新老居民的小城镇,处处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
织里镇,地处长三角之心,历史上就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作为“中国童装之都”,从昔日一条小小的扁担街发展到汇聚47.3万人口的新型现代化城镇,这里不断续写着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发展篇章。
织里小城日新月异
唯有实干,方能笃行。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也是织里镇奋力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转化为富民强镇的精彩实践之年。
这一年,织里镇乘风破浪,加快建设“中国国际童装之都、太湖南岸工贸新城”,打造“环太湖第一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持续向好,连续12年入围全国百强镇、连续12年获评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优秀。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雨彩虹。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站在一年之始展望,织里正铆足一股劲,抢抓新机遇,续写新辉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织梦前行、迈向未来。
童装产业 积厚优势
岁末年初,“中国织里妈妈购go”新春专场在吴兴区织里中国童装城童品集合中心启幕,现场人气爆棚。“衣服材质很好,商家促销叠加活动满减,性价比非常高!”从杭州赶来的林女士手中提着好几个购物袋,精心为孩子置办了好几套新年新衣。
“中国织里妈妈购go”活动现场
作为织里镇倾力打造的“潮童、辣妈”城市文化新名片,“中国织里妈妈购go”活动已经连续举办7次。此次仅活动首日,织里中国童装城客流量就达到了2.8万人次,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让人感受到了童装市场的火热。
对内旺销,对外拓展。2024年,织里镇童装产业迎来了全面振兴的崭新阶段。
为加快童装出海步伐,织里镇积极组织境外展会,精心搭建全球营销网络。在匈牙利、土耳其等地举办的12场境外展会上,织里童装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设计,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同时,织里镇还建成湖州首个海外营销中心,进一步深化与世界500强厦门象屿集团的合作,通过多渠道发力,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让织里童装走向世界舞台。
2024年8月,织里镇召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暨童装产业未来发展大会,全新的织里童装IP形象——“咔织”和“里宝”全球首发。“咔织和里宝的形象,代表着织里童装品牌的多元化、国际化和创新性,传递了品牌对孩子们个性发展和快乐成长的关注和支持。”织里镇童装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织里镇通过建立品牌IP化,强化童装之都的品牌定位,在产业全球化布局中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提升织里童装形象美誉度和品牌号召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织里镇还成立了世界童装联盟,高标准打造了织里童装全球选品中心、妈妈GO·童品集合中心和中国童装艺术中心,成为了童装产业的新地标。
童装艺术中心
由“中国童装之都”大踏步迈向“世界童装之都”。目前,织里拥有各类童装企业1.4万家,年产童装20亿件,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2/3。2024年,织里童装销售额突破850亿元,线上交易额突破300亿元,规上入库企业产值突破14亿元。
高新技术 向新发展
连日来,织里镇湖州东尼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精密设备整齐排列,有序地自动化运行着。控制屏上,各类工艺参数不断变换,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监控。这正是该公司专注于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的生产场景。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东尼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突破技术类瓶颈,公司引进领军型创新团队,专注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究,推动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稳健迈进。
光伏产品
东尼电子作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得者,是织里最大的半导体链主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东尼电子的带动下,织里镇的光电半导体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了集群发展的强劲态势。
科技创新不仅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瞄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方向,抢抓半导体发展机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织里镇经发办主任章陈辉表示。依托“长三角之心”的地理优势,织里瞄准杭州、宁波、苏州、无锡、上海等地的优质外溢企业,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全力招引一批高新企业、链主型企业,在产业用地、研发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在织里镇织东经济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芯兴小镇正加速汇聚产业新军。立讯精密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其直投项目在签约后迅速实现百日投产,彰显了芯兴小镇高效推进项目落地的能力。香港主板上市企业洲际船务的成功落地,更为这一区域的经济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依托东尼电子、立讯精密等链主企业的引领,以及甚湖、威伏等存储芯片封测项目的相继落户,织里镇加速锻造千亿级半导体产业新高地,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生成式AI、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重构产业版图,书写着新质生产力的新篇章。
人才是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织里镇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紧盯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24年,新增引进国家级人才4人,目前累计引进国、省级人才18人,数量为吴兴区第一。
外摆经济 烟火味足
每当夜幕降临,织里镇振兴夜市灯火璀璨。老北京爆肚、杂粮煎饼、冰糖炖梨、铁板鱿鱼等美食摊位依次排开,锅铲的碰撞声、烧烤的滋滋声相互交织,闪烁的霓虹灯和着空气中的食物香味,吸引着顾客穿梭其间。
织里镇振兴夜市
“中国童装之都”的夜市火了。2024年,织里镇以升级打造“振兴夜市2.0”版本为目标,进一步做优做热“外摆”“夜市”经济。就拿振兴片区来说,这里是织里的老城区,集聚了3000多家童装生产企业。工人一日三餐不固定,有时活多顾不上吃晚饭,就会到街边摊位买点小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热闹的马路市场。
流动摊点虽方便市民,但带来的道路交通拥堵影响城市环境,是城市治理中的‘顽疾’。”织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的“游击战”,让当地政府深深地感受到,一味地“堵”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针对“马路市场”管理难点,织里镇专门成立了调研组,开展多场民情恳谈会,探讨破解之法。从免费摇号入场、餐车打造指导、积分制管理到秩序保障、巡逻宣防、纠纷化解,每一项措施都是为了让摊贩们在有序的环境中安心经营,让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今海岸海派历史文化街区同样是“振兴夜市2.0”版本的“闪亮窗口”。这里,既保留了老上海的风情和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每到夜晚,街区内的灯光璀璨夺目,各类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伍浦村青年音乐节
横贯长三角,激活文旅圈。如今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乘着高铁游织里,已经从梦想走向现实。来织里,除了打卡中国童装城、振兴夜市、今海岸海派历史文化街区,还可以漫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可以约上三两好友在庙兜村的BIG BASS路亚基地切磋垂钓技艺;还可以到伍浦村咖啡营地喝一杯咖啡享受慵懒时光……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小镇,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幸福生活 触手可及
从织里镇出发,沿着滨湖大道一路向东,太湖南岸的风光尽收眼底。42条蜿蜒纵横的溇港从滨湖大道下穿过,为这里的古村落增添了柔和温润的水韵。“冬天虽然寒冷,但是每天来绿道上散散步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了。”汤溇村村民周阿姨说。她家门口的这条省级绿道1号线织东绿道,沿水而行、空气清新,颇受沿线群众的喜爱。
绿道为城乡风貌提颜增彩,正悄然地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近年来,织里镇实施了一系列提升城乡风貌、改善居民生活的举措,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湖杭高速
主动融沪接杭,构建了内通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2024年,湖杭高速的通车标志着织里镇与杭州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紧密。同时,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多式联运港口示范区(织里综合作业区)等交通项目的加快建设,也为织里镇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方面,织里镇以“童装之都 智创新城”特色产业风貌区创建为契机,2024年圆满承办了“美丽城镇大家谈”全省现场会。还实施了织里、振兴两大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总投资5.5亿元。
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织里校区)启用仪式
在公共服务方面,织里镇前瞻布局未来十年教育格局,新引进浙师大附中、湖师附小、吴兴实验中学等优质资源,改扩建、新建晟舍小学、轧村小学等4所学校,打响“学在织里”品牌。加快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打破户籍限制,推出新居民健康体检普惠工程,织里卫生院即将交付使用,织东片区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
此外,织里镇还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人员就业和企业用工稳定。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等方式,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据统计,2024年共组织114家企业参加29场次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643个,帮扶失业人员2086人,新增就业5617人。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吴兴区织里镇将围绕“12610”工作体系,锁定建设“中国国际童装之都、太湖南岸工贸新城”、打造“环太湖第一镇”这一总目标,由南工北农两大组团抓统筹、六大片区抓社会治理、十大专班抓全镇各项中心工作,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
(本版图片由吴兴区织里镇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