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午,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在省两会“厅(局)长通道”上,介绍浙江省要优化全省中小学课间作息时间,将大力鼓励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让孩子们能动起来、跑起来,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这一举措,引得网友纷纷点赞,直呼“非常人性化”。而在温州乐清,当地所有小学和一部分初中学生已经提前体验到了“加长版”课间带来的快乐,惠及学生达12万余名。
当天上午10点,当下课音乐响起,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的孩子们飞奔出教室。教室外是一个彩色大露台,一旁摆放着各式体育用品,有毽子、足球、篮球等等。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比赛队伍就自行组建完毕了。一组踢毽子的孩子们围成圈,把毽子当成接力棒,玩起了“接力赛”。
“传统10分钟课间,孩子们可能刚开始玩就要返回了,大大影响他们的活动积极性。我们学校将课间拉长,足够孩子们来一场微球赛、捉一次迷藏,走一次迷宫,热闹得不得了。”呐喊嬉笑声不绝于耳,学校负责人不禁扯着嗓门儿介绍。
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课间活动。受访者供图
可就在一年前,乐清市教育部门还在为“怎么让课间活动热闹起来”而烦恼。校园里,随处可见小眼镜、小胖墩等,甚至个别学校出于管理需要,不让孩子在课间跑动。为了让课间“归位”,从2024年9月起,乐清在82所小学全面推广延长课间计划,提出实施教室“清空”、学生“离座”、教师“静课”行动,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当下正逐步向全域49所初中学校推广。
延长的课间时间从哪里来?小学上午、下午均安排3节课,学校“一校一策”做好中午错峰就餐、午休,调整课后服务时间等工作,确保课间时间拉长,又不耽误学生照常放学离校。
时间有了保障,当地还想方设法丰富活动内容,吸引孩子主动走出教室。在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架空层、连廊、体育馆、小广场等随处可见小游戏装置。纸球绕圈、迷你冰壶等,足足有近百个运动小游戏可挑选。
有了足够长的时间和丰富的内容,乐清又出台《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暨实施午后托管体育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儿童友好·童玩空间”100个,打造“微活动”场景,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的校园,过去教学楼之间的通道存在空间封闭、地面高低不平、活动设施和互动区域较少等问题。通过改造,各楼层教学楼之间的通道铺上塑胶,地面和墙面还布置运动文化标识,一下子变出3个室内活动小广场。
为了确保课间活动开展常态化,乐清鼓励各所学校选出学生代表担任“课间音乐监督员”,一旦出现占课现象,监督员就会举手示意,提醒老师抓紧下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