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有味读海宁㉝ | 开年有多忙?三个关键词看经济大市如何挑大梁

潮新闻 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邬骊旦2025-01-14 22:12全网传播量9.1万
00:00
00:00

2025年的开年,海宁一如既往地“很忙”。

忙着赴外省外市考察学习取经,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

忙着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掀起“大抓项目、大干项目”热潮;

忙着深入基层走访调研……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信心不会凭空而来。越是风急雨骤,各地就越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入手,抓紧干、务实干、加油干。

开年关系全年,起势映照走势。从开年以来的三个关键词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宁这座经济大市、工业大县的摩拳擦掌、奋勇争先,准备在新的起跑点奋力一跳、大干一场。

第一个关键词: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月6日至7日,在海宁市委全会召开前夕,海宁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发改、经信、科技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一把手,先后赴绍兴市越城区、安徽省合肥市考察学习取经。

此时出访,背后有何深意?事实上,大城崛起时代,优秀的城市之间对标先进、相互学习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对标先进,是一座城市向更高处攀登的“必修课”。

眼下,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对海宁来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走出去考察学习取经,可以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提振实干争先精气神。

学习考察,坐标系要选准。

绍兴提出了要争创低空经济省级先行示范区,在低空经济和特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起步早,方向明,举措实,目前成效显著。再比如绍兴致力打造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阵地,重点是放大特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势,当前已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及应用全产业链,赢得发展先机。

再看安徽省会合肥,近十年间,不断提升显示度,成为中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其“发展秘钥”聚焦在创新二字上。2012-2022的十年间,合肥GDP从4000亿元上升到1.2万亿元,十年GDP累计增幅位居中国第一位。

对照海宁,近段时间以来海宁大力谋划发展低空经济,力争打造县域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泛半导体产业,绍兴的做法对海宁打造“241”产业集群具有借鉴意义;在科技创新上面,合肥的经验对海宁着力破解县域城市能级不足,教科资源集聚难、人才留下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带来启发。

海宁又收获了些什么?两天的考察,是学习经验取真经,也是对标先进抓落实。借鉴两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海宁将在新的一年,持续深化“企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主题主线,切实抓好“投资拉升、产业跃升、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工作重点,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第二个关键词:项目

全市12个镇(街)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计255个项目、总投资359亿元——1月12日,海宁各地都响起了开工的隆隆号角。

当天,海宁市领导徐明良、许红莲、姚敏忠、周红霞、吕忠飞分别在长安镇,马桥街道、丁桥镇、海昌街道、袁花镇5个开工仪式现场参加集中开工活动。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现在的投资就是未来的财富。在一个个火热的开工现场,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海宁今年强烈的“拼项目”决心。

总投资52亿元的浙江华曜精密科技生产基地项目落地长安镇;位于丁桥镇的浙江粤海包装年产50000吨包装新材料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海宁托博特种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90万个高端电子加热器建设项目……本次集中开工项目中有77个亿元以上项目,涵盖了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力推动海宁“投资拉升、产业跃升、县域承载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重大项目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主动争取出来的。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海宁坚持“企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基数上的高增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7个、招大引强23个,其中超50亿元项目5个、数量嘉兴第1,签约的百亿项目投资规模嘉兴最大。

有了“拼”的精神、“赶”的劲头,还要有“实”的作风。海宁市委书记徐明良指出,项目建设要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见效;项目服务要保持韧劲,牢固树立“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做到“开工即开建、开工不停工”;项目谋划要增强后劲,再谋划招引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第三个关键词:调研

以怎样的干劲和作风开局起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一年的发展。

如果说学习取经是迈开步子向外看,那么深入基层调研就是沉下身子抓落实。

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1月13日,徐明良走访马桥街道、硖石街道、海洲街道3个镇街,深入调研老城区和老集镇复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工作,摸需求、听意见、解难题,为的是多看一看各区域的发展变化,了解掌握更多实际情况。

纵观全局,为什么海宁要这样争先恐后、奋力开跑?因为时间不等人,形势正催人;目前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外部压力持续增大,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但同时也看到信心和人气都在恢复,必须抓紧时间乘势而上。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海宁作为经济大市、工业大县,也要牢牢把握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海宁将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主动夯实“四大关键支撑”,持续深化“企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主题主线,突出聚焦“投资拉升、产业跃升、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作重点,大力传承“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

展望2025年,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6%,海宁有信心、有底气,奋力一跳,向着“中国式现代化海宁新篇章”迈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目标明确,重在落实。2025年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一个蓬勃向上的海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嘉地嘉人丨“晶晶”有味读海宁
相关新闻
“晶晶”有味读海宁㉚ | 一块布,如何展现“布”一样的精彩?
“晶晶”有味读海宁㉛ | 一个街道,如何“磨”好一杯咖啡?
“晶晶”有味读海宁㉜ | 引来10万潮青年,海宁钱塘国际新城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