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全省第三!嘉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

    潮新闻 共享联盟·嘉兴 陈曦 黎晁萍2025-01-14 22:04全网传播量1544
    00:00
    00:00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

    潜心突破关键技术,确保钢管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用寿命提高20%—30%;聚焦研发与创新,成就高精度直线和角度传感器完全国产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以技术革新拓展新赛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一项项填补行业空白的创新成果,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与集聚,正成为嘉兴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厚重底座。

    2024年,全市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列全省第三,累计培育203家,列全国城市第19位。

    2019年之前,嘉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只有2家。而今,“203”这个数字,是嘉兴全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之城的生动诠释。

    独门绝技铺就进阶路

    “小巨人”蓬勃发展,滋养经济“大繁荣”。

    作为工控领域的领军企业,位于嘉兴经开区的英孚康(浙江)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管理平台及核心编译平台,实现对自动化控制的全集成;

    成立于2016年的秀洲企业嘉兴沃尔德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超硬材料激光微纳米精密加工技术”“真空应用技术”等六大类核心技术,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260余件,并有多个细分产品达到了国内外的先进或顶尖水平;

    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的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精密网版的制造,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

    手握“王牌产品”,专注细分领域,成为行业“尖兵”。去年51家新入选“小巨人”企业,无一不是如此。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5.7个,较2023年入选企业平均值提高了5.9个百分点。

    一次次突破技术边界的企业,看似平平无奇,却蕴藏着惊艳的科技硬实力。

    如今,嘉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三个领域,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些企业有着独门绝技,在细分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

    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专精特新企业若想“不掉队”,唯有创新。嘉兴市一直鼓励已上榜“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再出发竞逐发展“新赛道”,进一步开展细分领域前沿探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通过打造新动能、新技术、新产品优势,持续夯实立身之本。

    像位于南湖区的浙江赛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样,聚焦时钟同步设备研发,解决时频芯片卡脖子技术,实现时频芯片全国产替代。

    经过多层遴选推荐,2024年全市共13家企业入选全国重点“小巨人”,有望争取国家资金7800万元,将在未来三年实施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三新”“一强”推进计划,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

    深挖潜力厚植成长沃土

    顺应时代大势,勇于在“变”中寻机,企业发展之势才能越发强劲,成长之路才能越行越宽。

    去年,嘉兴市充分发挥跨层级协作辐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业服务、专项资金等要素资源,助力企业跨能级提升。

    南湖区制定出台《专精特新企业扶优扶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协同推进“小巨人”申报服务;海宁市择优建立种苗库,完善“一企一档一需求”,依托省市各级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平湖市谋划开发“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模拟器”,帮助企业在线预评估,精准找短板、促提升

    这三地通过个性化指导、专业化提升,助力“小巨人”新增数量列全市前三。

    此外,嘉兴还发挥高新区、专精特新产业园、科创、创投四大高能级平台作用,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抓好“引进来”——在招商引资项目产业化、招才引智创业成长孵化上重点发力,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培育力度,破解家底不够厚、产业不够新等结构性矛盾。平湖市2021年从上海引进华芯(嘉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开发成功实现AMHS国产替代,入选新一批“小巨人”。

    聚焦“找出来”——针对高新技术研发项目转化落地、科创平台孵化企业,完善科创项目孵化链条,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电科三十六所成功孵化嘉兴翼波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已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射频电缆和微波组件制造商,入选新一批“小巨人”。

    关注“长出来”——做好优势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大企业裂变投资子公司项目服务保障,引导更多企业竞跑专精特新新赛道。平湖市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培育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创自增湿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

    携手并进,小企业也有“大精彩”。越来越的专精特新企业破浪前行,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坚实力量。

    打通堵点稳健前行

    优质中小企业的培育,就像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不仅靠企业自身扎根拔节,也要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嘉兴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专精特新领域,指导各地新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高辨识度的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实现产业链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带动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

    嘉善县以格科微电子为引领,围绕光通信、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形成以光电子器件为主体,原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封测等关联产业协同的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海盐县形成以车床刀具、钢板钻等为核心,配套数控机床、钻孔机等下游装备的工量刃具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如恒锋、欣兴等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企业……去年,全市新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4个,均列全省第一。

    嘉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孙俊成分析认为,嘉兴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深刻的挑战。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市场份额有限,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一些轻资产、高风险的科技型企业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充足融资,限制了研发和技术升级;人才短缺明显,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不足,本地教育资源有限且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吸引力不够,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为解决嘉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偏小、融资难和人才短缺的问题,孙俊成表示,嘉兴持续推动培优扶强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壮大产业链,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和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轻资产企业的融资门槛。同时,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针对性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并出台吸引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政策,如住房补贴和子女教育便利,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今年,嘉兴将实施分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招引一批、孵化一批、提升一批”的路径,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底盘,实施分档建库,多渠道动态建立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清单,分三档开展分档培育,实施分类服务,对培育库内企业开展精准诊断,助力企业精准提升。

    随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不断涌现,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相信中小企业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新闻
    海宁这个智慧平台让22万老年人“易享晚年”
    请收好!这是一份警察蜀黍发来的春运出行指南
    01:46
    春运首日,记者在嘉兴火车站现场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