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开启。40天的春运期间,全国预计有72亿人次自驾出行。杭州公安高速交警研判,杭州市高速公路总流量将达3824万辆次,日均流量达95.6万辆次,最高峰日流量预计突破132万辆次。
目前,杭州全市共有高速服务区12对、高速停车区4对,建有充电桩490个。随着新能源车数量日益增长,春节出行高速路上会不会“一桩难求”?长途返程“里程焦虑”如何缓解?春运第一天,记者分别来到杭州绕城高速西湖服务区和杭州充电服务运营监控中心,探访杭州怎样护航车主“满电”回家。
服务区充电有序
移动充电站待命
西湖服务区位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线转塘与袁浦之间,双侧共413个停车位。记者注意到,尽管春运刚刚开启,服务区内已经热闹了起来。
西湖服务区主任胡元杰介绍,平时西湖服务区每天的入区流量约1万辆,按照去年春运期间测算,春节日客流量将增长至2万辆,是平时的两倍。“节假日期间,平均单日充电车次超300辆。”
一天数百辆的充电需求,服务区能“丝滑”承载吗?胡元杰说,针对新能源车出行需求,西湖服务区近年来大力引进充电桩品牌,目前双侧共有充电车位79个(其中快充66个、慢充13个),换电站2座,占小车泊位数26%。这些充电桩(换电站)覆盖了莲花、理想、保时捷、蔚来、特斯拉、国网、特来电等品牌,车主们既可以按品牌“对号入座”充电,也可以选择通用充电桩。
新能源车主在西湖服务区充电
在国网充电桩前,记者遇到了来自湖州的特斯拉车主盛先生。他说,自己前一晚忘记给车充电,去绍兴办事路上来补充一下。“充满电要40分钟,大约50元,明天回程就不用再充了。”盛先生坦言,遇到节假日出行,开新能源车难免有些“充电焦虑”,但西湖服务区的充分准备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第一次来到有这么多充电桩的服务区,完全不担心排队,即充即走,方便省时。”
胡元杰说,西湖服务区平均充电时长为25分钟,春运期间服务区还准备了移动充电站作为补充,在新能源充电桩超负荷运行时将为车辆提供应急充电。
全省首个高速超充站将上线
没电“趴窝”提供免费救援
面对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除了在高速服务区尽可能多地布设充电设备,杭州也在不断提升充电桩效能,以此提高整体充电效率。
“我们根据近年来节假日充电数据,研判出可能出现满负荷运行导致排队充电情况的服务区,精准调配供电资源,合理调整充电车位。”杭州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炜说。
卢炜介绍,春节假期来临前,杭州将投运杭千高速建德服务区(衢州方向)超充站,这是全省首个高速超充充电站。超充站配备充电枪30把,包括液冷“超快”充电枪8把,单枪充电功率最大可达600千瓦,充电速度可实现“一秒一公里”,这将有效缓解充电时间长、排队时间长、充电点位不足等难题。
繁忙的春运期间,怎样掌握各个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需求变化?在近期投运的杭州充电服务运营监控中心,只要通过一面屏幕,就能实时“感知”国网旗下运营的充电桩运行状态,实现了对充电设施的可监、可控、可调。
国网充电桩运维人员提供现场服务
记者在大屏上看到,春运第一天,长深高速、杭新景高速、沪昆高速等服务区的充电站点呈现繁忙状态,选择任一站点,可以直观看到基础信息、电量趋势等现场使用情况。充电桩无论是在“充电中”“待机”还是“离线”“故障”,都会第一时间在后台呈现。
卢炜介绍,运营监控中心能够远程感知场站繁忙程度、设备充电异常以及设备故障等现场状况,精准锁定故障设备,尽早让运维力量介入,避免设备故障扩大带来的充电排队。“中心采用全天全时段轮值机制,一旦充电桩出现故障,能第一时间精准定位站点及充电枪编号,迅速通知附近的运维人员赶赴现场,及时修复。”
即便是在高速上因为没电“趴窝”,杭州也将提供“兜底”服务。记者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春节假期8天中,杭州将全面启用统一规范的高速公路“阳光救援”,对于杭州辖区高速的没油、没气、没电车辆全部实施免费救援,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救援服务质量和效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