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浙江日报》刊发《在深化改革上续写新篇,代表委员热议——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全文如下:
“你永远可以相信浙江”,是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企业负责人用视频欣喜记录,一天内完成审批拿到营业执照;沼虾养殖户在“浙里办”留言求助,第二天就有农技人员上门……
暖心小事背后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从行政审批改革到公共服务创新,从科技创新突破到营商环境优化,浙江在“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中推动改革迈向纵深,也让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改革开放新蓝图。不久前,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等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迈入攻坚阶段。
改革大招,也是改革实招。“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个“实”字是浙江这批硬核改革的鲜明特点。顺应新趋势、新要求、新期待,改革不停步,浙江更值得相信。
省人大代表、嘉兴市数据局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梅建军:数据改革,要创造更多应用场景
浙江是国务院授权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的省份,喝好“头口水”,以改革创新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给嘉兴带来新机遇。
一直以来,数据领域改革创新存在短板。比如,来自政府部门的公共数据,受限于归属和隐私、安全等问题,过去无法被授权运营。嘉兴的探索突破了数据(包括公共数据)获取的机制壁垒。企业提出申请,数据局经过处理后,再将公共数据授权给企业,由企业加工成产品,赋能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
过去一年,我们参与国家数据局《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编制。公积金数据治理、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数据库建设、数字孪生平原水网等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在政策不断发力和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正不断改革创新,加速挖掘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改革产生更多红利,重点在于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从嘉兴的探索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仍处于探索启动阶段。如何平衡数据的发展与安全,如何寻求利益驱动与分配机制的最优解,这些问题仍制约着数据生产力的有效释放。
因此我建议,省级层面能够在数据制度保障和数据安全技术保障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一方面,加强数据基础制度研究,探索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利益分配机制和促进数据要素融合创新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数据安全体系打造,确保公共数据管理和运营安全、数据流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