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茶馆喝茶,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一件重要的小事。茶馆,一头连着茶叶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和文化传播,是茶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交流会现场
1月4日,一场茶馆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茶馆经营者、茶文化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茶馆行业当下的机遇和挑战,洞见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杭州市拱墅区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任雁鸣
茶文化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离不开全国各地的茶馆支撑,更离不开茶馆从业者们的探索创新。杭州市拱墅区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任雁鸣致辞时表示,茶馆从业者们通过本次活动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为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委原副书记张仲灿
交流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委原副书记张仲灿说,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茶馆行业应该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继续创造自己的文化特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正处于从单一的传统饮茶方式转向传统与新茶饮并存的转型时代,如何在时代之变中,抓住转型的脉搏与方向,让人民群众喝到好茶,也是从业者们要把握住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邱仁明
“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对茶馆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已逐渐成为茶馆消费的主力军。”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邱仁明就2024年茶馆业情况进行了汇报,目前,茶馆业呈现经营模式多样化、消费群体年轻化、服务水准呈现品质化和个性化、功能拓展呈现分类细化等特点,主动迎合数字经济时代新趋势。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2日,我国共有212.3万家茶馆相关企业,茶馆已成为中国茶业生态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茶馆代表们从自身经历和管理经验出发,进行主旨演讲,为茶馆从业者分享了行业最新动态。
浙江树人学院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星海
浙江树人学院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星海带来题为《优化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共给》的分享,围绕新茶饮、新茶食、新茶馆讨论未来茶产业发展路径,例如通过数字化管理发展新茶饮,现代茶馆的全方位创新等。
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君
“在文化这片沃土上,茶馆行业有它的独特性,那就是可沉浸式体验,未来还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茶文化传播窗口。”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君认为,茶馆从业者是探路者,我们在传播茶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试验田,而茶馆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空间。
浙江省茶馆业协会会长、杭州湖畔居茶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立
从西子湖畔、到未来科技城的最高楼,湖畔居的八家茶楼遍布杭州的核心地区。浙江省茶馆业协会会长、杭州湖畔居茶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立说,湖畔居能走到今天,关键是在人才队伍的建设,制茶、评茶、香道、茶艺……三年开展茶叶相关课程百余次,如今,湖畔居已有4间大师工作室、高层次人才15个、浙派工匠8人、高技师人才13人。在他看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年轻高技能人才队伍,才能让茶馆的未来更好。
上海秋萍茶宴创始人刘秋萍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由物质向文化,由文化向精神,大健康、大文化永远是茶的核心话题。上海秋萍茶宴创始人刘秋萍说,茶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窗口,今天数百家茶馆代表齐聚在这里,我们更应该同频共振、紧紧拥抱,为茶馆行业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福州茉莉花茶馆长林碧峰
2014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于2016年落地三坊七巷。该馆馆长林碧峰说,茶馆要找到自身在细分市场中的特点,然后在创新上下功夫。“我们中小企业,先吃饱肚子再吃好,先生存下来才能谈发展问题。”在茶行业激烈竞争态势下,抓住创新和特色是唯一方法,每一个茶馆都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本次交流会的召开,为全国各地茶馆的经验交流搭建了平台。未来,茶馆行业将继续把茶文化传承创新作为经营发展的重要任务,真正成为宣传展示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