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成长心理室丨​期末备考季,化想法为行动,是消除担忧的不二法宝

    潮新闻 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李青青 整理2024-12-30 02:58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特别感谢

    杭州二中白马湖教育集团  舒敏、徐菲、徐幸良、陈春巧、钟丹、应海瑶

    孩子的小烦恼

    1、进入初三期末季,心情有点浮躁,尤其身边一些同学都很有目标,而我自己好像很迷茫,想考目标学校又担心考不上。这个阶段该做些什么呢? 

    答:初三面临学业压力,到了期末心情有波动是很常见的,但是浮躁是考前的大忌。这个时间最需要我们沉着冷静,可以在醒目的地方用文字提醒自己静下来,建立心理锚定。梳理基础知识和易错知识点,夯实基础查缺补漏,把握每一次检测的机会,再用检测的反馈来优化自己的学习和复习。

    在升学压力面前,担心和紧张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首先,选定目标学校是第一步,你做的很棒,不妨看看要考入目标学校需要达到多少分,各科大致要分配多少分;然后,分析一下自己与目标学校录取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补上这部分差距;最后,根据这部分差距制定有效的措施以及付出实际行动。

    同时也可以问问老师,老师是对你学习情况最了解的人,可以让他们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想法为行动是消除担忧的不二法宝。

    2、越是临近期末考,就越是不想学习,明知道自己成绩不好,可心里就是想着玩,学习也是三分钟热度,该怎么办? 

    答:老师理解你当下的纠结,这在心理学上是“趋避冲突”。你明知成绩不佳,期末将至,学习压力令你想逃避;可又渴望考好,只是贪玩与枯燥,让你难专注,常“三分钟热度”。

    针对这样的心理状态,有这样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一是合理规划,按科目、时间细分复习任务,如数学每天一章,每学40分钟休10分钟。

    二是优化环境,选书房或图书馆这类安静处,减少干扰。

    三是设立奖惩,未完成则取消,自我约束。

    最后,探索乐趣,激发兴趣。坚持下去,你定能进步。

    3、老师提醒要做错题集,可是很多题目明明都复习过了,还是做不对,怎么办呢?

    答:遇到这种情况别着急,这其实是学习中常见的“瓶颈”。

    首先,复习过还做错,说明对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仅停留在表面,要深挖做错根源,是概念混淆,还是解题思路有误。对于每道错题,重新梳理涉及的知识点,结合课本最基础的定义和自己笔记加深理解。

    其次,在整理错题集时,不仅要抄题目,更要详细写下错误原因、正确的解题步骤以及勾连的知识定义。错题千万不要束之高阁,平时多翻翻错题集,反复强化记忆,定期重做错题,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

    这样坚持下去,知识漏洞会越来越少,做题正确率自然就提高啦。

    4、我的成绩起伏很大,这次考好了,下次可能又考砸,所以很担心中考会考砸,非常焦虑。怎么样能确保中考正常发挥呢? 

    答:同学,放平心态哦!成绩起伏很正常,这恰恰反映出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化焦虑为动力。

    考试之后要分析试卷找原因,考得好时总结优势题型、解题技巧,考砸了着重看知识薄弱点,针对性查漏补缺。在日常学习中,制定系统复习计划,均衡各科时间,别偏科。

    当然,调整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把每次模拟考当作中考练兵,熟悉考试节奏,遇到难题别慌,按平时做题思路冷静应对。

    临近中考,作息保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让大脑在考试时处于最佳状态。

    要时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平常心走进考场,定能正常发挥,考取理想成绩。

    家长的小担忧

    1、一谈到学习,就很容易跟孩子起冲突,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看他那副无所谓的样子,真的很着急。他学习好像很缺乏动力,家长可以怎么做? 

    答:面对低年级的孩子,要先尝试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鼓励他们为了兴趣而学习,比如对科技感兴趣,就引导他们走进科技场馆,动手探究实验,培养内在动力。也可以通过建立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帮助孩子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展现出对学习的热情,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态度,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行为。

    面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激发学习动力需要更成熟和深入的方法。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比如在一个月内完成300个单词的背诵,分解到每天需要完成10个,同时利用心理学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巩固,这样孩子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当然,团队合作也很重要,让孩子参与学习小组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团队精神。

    此外,还要增加孩子对学习的控制感,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学习计划,或是选择学习的内容或者学习的方式等。学习不仅要是关注结果,更要推动过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2、我儿子成绩不错。快期末了,邻居想让他的孩子跟我儿子一起学习。两个孩子平时关系不错,我一方面觉得两个孩子一起学习有商有量,另一方面又担心会影响儿子。该如何抉择? 

    答:您的矛盾心理主要在于,既希望孩子互助提升,又担心他们分心闲聊,影响学习。我的建议是采取一种审慎而开放的态度。

    首先,可以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对于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的看法和感受。如果孩子对此持开放态度,并且认为这有助于他的学习,我们可以再做一些具体方式的讨论。比如,明确孩子们一起学习的目标,并设定一些基本的学习规则;专注学习的时间、休息的时间,以及如何公平地分配学习资源,两人的互动中可以制定答疑的界限,例如遇到难题思考10分钟后探讨。

    家长也可定期评估两个孩子一起学习的效果,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相互促进,或者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影响学习的问题。若孩子对共同学习不持积极态度,可委婉拒邻居,假期再约;或提议偶尔讨论难题,不耽误学习还增进情谊。

    3、女儿初三了,这段时间好像很焦虑,晚上做作业到很晚。作为家长想劝又怕说多了引起她的反感。可以做些什么呢? 

    答:初三阶段,面临中考这一重要挑战,孩子会担忧自己的成绩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同时作业量和学习强度的加大也会让他们身心俱疲。作为家长,首先要稳定自身情绪,您的从容能给孩子传递安心的信号。

    可以在生活方面精心照顾,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孩子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应对学习。学习上,和孩子一起梳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和科目分类,制定合理的时间表,避免孩子长时间持续学习产生过度疲劳与厌烦。

    此外,还可以营造相对松弛的家庭环境,多倾听孩子的想法,用温和、理解的态度与她交流,适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信任。

    4、最近初三家长群的动静很大,大家都在为孩子的升学找出路。作为家长不焦虑是不可能的,现在很纠结是不是也要加入一些家长群,学习一下其他家长的做法? 

    答:家长群是信息交换、经验共享的平台,既可以帮助家长获取招生政策变化、多种升学渠道等信息;也可进行经验交流,彼此借鉴备考经验。然而大量的信息容易让人应接不暇,其中夹杂的焦虑情绪可能会互相传染。而且,看到他人的做法后,容易盲目跟风,忽略自家孩子的特点。

    因此,家长如果能够保持理性,善于筛选信息,并且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焦虑情绪,那么加入家长群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反之,如果家长自身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或者担心信息过多会让自己更加焦虑,那么需要谨慎考虑是否加入。此外,家长可以通过咨询学校老师,也需要和孩子沟通来帮助他们明确适合自己的升学之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成长心理室 |抚平中考后的心理褶皱,家长放下情绪,孩子学着规划下一段旅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