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杭州共有32条城市道路、12条河道园路开启“落叶不扫”模式。据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介绍,在调整清扫模式期间,每日仍对路面进行一次彻底普扫之外,白天其他时间实行“捡拾垃圾保留落叶”的作业方式,将路面落叶美景留给行人。金黄的落叶成为了街拍的绚烂背景,彰显着城市的活力与温度、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人文之城建设的最好注释,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又是一年落叶季,仿佛一夜之间,片片金黄落叶铺满街路两侧,美得像油画一般。行人踩在落叶上,发出“沙沙”响声,美景之外更添趣致。但是,落叶如果不及时清扫,也会带来烦恼。叶子刚落下来时,是完整的,挺好看的,但行人一踩、车辆一碾,树叶就会变碎、变烂,最后变成垃圾,很影响市容。另外,秋冬气候干燥,落叶堆积还容易引起火情,一个烟头就可能引起火灾;落叶随风四处飘零,还容易堵塞下水道……落叶清扫不清扫,让人左右为难。
杭州开启“落叶不扫”模式,不是“一刀切”地全部不扫,而是“因路制宜”,选择了多条合适的景观道,结合区域特点、历史内涵、建筑风格,进行精心挑选与优化调整,保留落叶景观,方便市民游客亲近自然。这些“落叶不扫”的道路,大多是行驶的车辆比较少,通行的大多是步行的行人,落叶对交通的影响大大降低,铺满落叶的道路成为市民游客的取景打卡地。而其他过往车辆较多的道路上,落叶会被及时清理走,确保安全的出行环境。
“落叶不扫”也不是绝对不扫。环卫工人巡回检查路面,捡拾躲藏在落叶下的垃圾,确保整个景观路段的整洁美丽。同时,环卫部门根据天气变化对落叶景观道路的保洁方式进行及时调整。如遇降雨天气,落叶湿滑,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将恢复“随落随扫”的保洁作业方式;当落叶达到一定的厚度,将酌情对落叶进行集中清理,待天气转晴或意外状况消除,再重新保留自然落叶。
“因路制宜”地“落叶不扫”,背后是城市管理部门高度的人文关怀,是交通安全和生态环保并重的科学施策,是群众乐见的城市管理模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城市里,给杭州点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