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寻味乡村土特产丨温州大黄鱼:东海之滨的金色瑰宝

    潮新闻 编辑 应忠彭2024-12-27 23:32全网传播量7360
    00:00
    00:00
    编者按:循四季之韵,绘瓯越土特产地图。温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报集团温州分社,重点聚焦温州“六个一”特色产业,推出“寻味乡村土特产”系列报道,探寻“百村百品”,解锁北纬28°的土特产密码。

    在浩瀚的东海之滨,有一种美食让无数食客为之倾倒,那就是温州大黄鱼。这条鱼不仅外形修长,色泽金黄,更因其细腻的肉质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温州人心中的骄傲。温州大黄鱼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美食的传说,更是关于温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

    土特产故事:大黄鱼,碧波中的金色梦

    温州大黄鱼,仿佛是大海遗落的金色珍珠,散落在蔚蓝与翠绿交织的海域中。它的故事始于远古的涛声,穿越历史的长河,直至今日,依旧在温州人的舌尖上轻轻跳跃。

    早在明代,温州就有一大批海味成为贡品,据永乐《乐清县志》载,永乐二年(1404年),岁进海味,其中黄鱼位居鱼类的榜首,成为温州特色物产一道独特风景。

    黄鱼又名黄花鱼、黄瓜鱼,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故又名石首鱼。温州大黄鱼之所以品质上乘,与其生长环境密不可分。温州地处东海之滨,拥有三湾多岛,近岸海域受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及上升流共同影响,生物资源丰富。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为温州大黄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为何大黄鱼能保持条形健美,色泽金黄?

    温州海域岛礁众多,盐度、PH值等理化因子相对稳定,为大黄鱼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其外形优美,颜色鲜亮。

    在洞头鹿西岛、瑞安北麂、平阳南麂、苍南界牌沿海连线的主产区,这些被海风轻拂的小岛上,养殖者们像是大海的艺术家,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蔚蓝中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他们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让大黄鱼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既保留了鱼肉的鲜美,又赋予了它们野生般的活力。无底网养殖、智能渔城,这些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不仅是对传统渔业的革新,更是对大黄鱼这一物种最深切的尊重与爱护。

    寻味乡村:餐桌上的诗篇,记忆中的味道

    温州大黄鱼,一旦跃上餐桌,便化作了一首首美味的诗篇。

    清蒸,是最直接的告白,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让那份鲜甜在口腔中缓缓绽放;红烧,则是时间与火候的交响曲,酱汁的醇厚与鱼肉的细腻交织,成就了味蕾上的双重享受;而酒炖大黄鱼,更是将酒的醇厚与鱼的鲜美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诱惑。更不用说那雪菜黄鱼汤,汤色如乳鲜美无比,是冬日里温暖人心的最佳慰藉。

    温州华侨职业中学供图

    清蒸大黄鱼

    清蒸是保留大黄鱼原汁原味的最佳方式。将处理干净的大黄鱼放入盘中,用刀划上几刀,鱼身上放几片生姜和葱丝,淋上料酒。蒸锅水开后,放入锅中大火蒸10分钟左右(时间根据鱼的大小增减)。蒸熟后出锅,倒掉盘中的鱼汤,然后取掉姜片和葱,浇上蒸鱼豉油,再放入葱丝和辣椒丝,淋上热油即可上桌。此时的鱼肉呈蒜瓣状,肉质细腻,口感鲜甜,再淋上一些热油,更是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红烧大黄鱼

    红烧大黄鱼则是另一种经典吃法。将大黄鱼煎至两面金黄后,加入酱油、糖、料酒等调料,小火慢炖至汤汁浓稠。此时的鱼肉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口感更加醇厚鲜美。红烧大黄鱼外皮酥脆,内部肉质鲜嫩,别有一番风味。

    雪菜黄鱼汤

    雪菜黄鱼汤则是另一种温州特色美食。将黄鱼洗净,鱼身两面各斜切三刀,锅内加清水烧开,放入黄鱼、姜片、葱结,小火烧5-6分钟。去掉姜葱结,加入雪菜末、笋丝、雪菜汁、味精,烧至片刻出锅装盘撒上葱花。雪菜的酸爽与黄鱼的鲜美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温州华侨职业中学供图

    黄鱼年糕

    黄鱼年糕则是温州人过年过节时的一道传统美食。将黄鱼剖好洗净,用葱姜水浸泡去腥,煎至两面金黄后备用。另起一口锅,热锅起油,下姜蒜爆香,倒入老抽、生抽,加入足量开水,把煎好的黄鱼移到锅里,大火烧开后盖上盖,转中小火焖熟。加盐、糖调味,沿着锅边放入年糕,焖5分钟左右,大火收汁装盘,点缀一点葱花即可出锅。黄鱼的鲜美与年糕的软糯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美味。

    温州华侨职业中学供图

    敲鱼汤 

    在温州民间,流传着许多与大黄鱼有关的故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敲鱼汤”的传说。相传在清道光年间,温州一位老方丈出海传播佛法,遇风浪身亡,众弟子遍寻师傅不得,发现海面上浮起了许多鳞光闪闪的黄鱼,想起师傅那件黄色袈裟,料想定是被鱼所食,于是捕鱼取肉用木鱼敲击泄愤。而船上老翁偶尔取鱼片切丝熬汤,发现味道异常鲜美,消息不胫而走。随后,加入鸡丝、火腿丝、笋丝制成“三丝敲鱼”,渐成百姓家常美食。

    敲鱼作为温州民间传统佳肴,其“敲”的技艺在中国烹饪中独树一帜。要讲究手上的力道拿捏,敲太重易破,过轻则鱼肉粘槌。源于这“敲”的独创功夫,敲鱼、敲虾、敲墨鱼在温州民间不断演绎深化,成为温州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产业密码:温州大黄鱼,一座城的情怀

    温州大黄鱼是海的礼赞,是味的传奇,更是情的延续。在这条鱼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每一次品尝,都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一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温州大黄鱼,这条金色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温州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更见证了温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炖汤,每一种烹饪方式都能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鲜美口感。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温州,一定要尝尝这道美味的温州大黄鱼。它不仅是海洋的馈赠,更是温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你品尝到它的那一刻,一定会被它的美味所征服,也会被温州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

    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野生大黄鱼被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此后,温州便开始发展大黄鱼养殖产业。自2006年以来,温州市大黄鱼养殖产业飞跃发展,养殖产量从330吨激增至17318吨,增长了近50倍,产值从1300万元飙升至15亿元,形成洞头、瑞安、平阳、苍南沿海一条从北到南的深远海养殖产业带。催生出了“白龙屿”“黄鱼岛”“黄鱼皇”“海派”等10多个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登上了G20峰会国宴餐桌,直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进一步提升了温州大黄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互动征集:请你来写一写,温州的乡村“土特产”

    每一个土特产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瓯柑,感受到那份古老而醇厚的味道;雁荡山铁皮石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更有平阳黄汤茶,那流传至今的黄公望“妙题”。

    永嘉麦饼、李大同双炊糕、桥墩月饼、伯温烧饼……这些名字背后,承载着的是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温州人对于传统手艺和文化的一种坚守与传承。

    对于,这些乡村土特产,你有哪些经历和故事,欢迎向《瓯江浪花》栏目投稿。

    内容标注所写土特产名称和作者信息等,发送邮箱:380485913@qq.com 

    我们将择优刊登。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瓯江浪花
    相关新闻
    抓紧了,还有三天!33家杭州合作酒店欢迎你来品鉴南麂大黄鱼!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喷香的咸肉菜饭上桌!
    01:11
    瓯江浪花丨藏在心底的美食,糯香温州
    汇集5城6店总厨之力,只为做出形式感满满的浙味年夜饭
    江南,给长江的味蕾抹上一缕“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