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四季青街道钱江苑社区深化“党建引领 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机制模式,推动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钱江四苑小区车库地面翻修、绿化小品改造、小公园休息亭改造等多项工程项目的落地见效,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电动车乱停放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钱江苑社区通过整合资源,汇集民智,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商共议模式,“物管会在前期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居民需要有雨棚可以充电的固定停放区,也收集了很多居民的意见。”社区负责人表示。
受访者供图
经过多次的协商,决定在钱江四苑西区6幢和东区7幢两个点位建成智能停车棚,将停放和充电功能结合,并在电动车上方设有消防“红灯笼”,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难题,确保电动车能够有序停放并安全充电。
受访者供图
顺应居民群众期盼确定改造重点,让他们在小区生活的更舒心、更美好。钱江四苑西区小公园位于小区的中心位置,是居民歇脚聊天的好去处,然而时间长了,休息处显得破败,居民的抱怨也日渐多了起来。物管会及时发挥起了“传帮带”的作用,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让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在与社区和物业服务期间的沟通交流,确定改造计划。
受访者供图
“白天太阳好的时候,我们就喜欢在小公园坐坐聊聊天,改完以后的小公园环境更好了,我们坐得更舒服了。”居民邵师傅说,新的休息亭更换了遮雨棚、顶层玻璃和座椅,改造过程中,还对小区景观小品进行了提升,让老小区“逆生长”,也让群众幸福感实现“原地升级”。
凝心聚力,让基层治理奏出多元共治的交响曲,促进社区、物管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相互支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生态,共同推动小区品质的提升。下一步,钱江苑社区将持续加深三方协同,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美丽、安全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