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曝光有疑似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曝光图片中,被分装的蛋糕就放在厕所地面,还能看到蛋糕刀和铁盘等器具。网友们大呼恶心,各种吐槽,说代购辜负了他们的信任,纷纷表示很失望。12月23日,广州山姆会员商店(美林天地店)工作人员表示,会将此事反馈给公司,山姆对代购是严厉打击的,并且对产品卫生非常重视。
事实上,在山姆、开市客等知名品牌超市,代购分装业务普遍存在。代购也是电商的一部分,通过代购,可以让物美价廉的物品惠及更多的人群,覆盖更多的城市,活跃市场,只要不影响超市的正常营业,没有必要过度干预。但是这一模式是否适用蛋糕、面包这样的食品分装值得打个问号?带包装的问题不大,可是将原本完整的包装打开,让食品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对分装环境的洁净程度、操作人员的个人健康卫生情况要求就非常高了,代购是否具备这样的卫生意识,有没有这样的条件设备,代购人员的个人素养,都是问题,不能不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可以说,分装蛋糕转售这种个人代购行为绕开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属无证经营,监管部门为食品安全设置的诸多关卡,在他们身上失效了,产生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监控。
分装转售很容易带来食品货源难以保证、质量卫生难以保障,安全隐患无法解决的问题。超市可以对食品来源、食品安全负责,但代购没有办法做出类似的保证。厕所里分装食物,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这一模式同样决定了维权机制事实上失灵,原包装食品出了问题可以找超市,代购分装的食品出了问题,找谁去?
觉得恶心就别下单了,别轻易相信代购的承诺,市场不相信童话也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规则,代购乱象的出现恰恰说明我们要依规则办事。
食品分装代购的火爆,某种程度上也是跟风炒作的结果,这样的消费并不理性。我们的周围其实并不缺乏价廉物美的商家,没有必要神化某些特定的商家。
超市也该有所作为,一个以此为职业,活跃在超市各个角落、频繁下单的代购,一定不难发现,如何对他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防范,超市方面需要有所准备,制定相应的策略。比如,能不能由超市出面提供分装服务?
食品分装代购的乱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超市方面对会员卡的使用监管不力有关,也跟商品规格设置不合理有关。份太大了,完全不适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超市在没有办法掌控食品最终流向的情况下,与其与分装代购斗智斗勇,不如因势利导,在食品包装规格、分量上作出改变。何况,既然代购有如此大的市场,这块蛋糕为何超市不拿回来?会员制这种形式未尝不可改变,让消费者享受到安全、健康的产品不正是商超的追求和立身之本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