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人,要去勾庄淘年货吗?问题来了:到底哪里是勾庄?

    潮新闻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良瓶 张君敏2024-12-24 01:33全网传播量5.3万
    00:00
    00:00

    掐指一算,还有7天就要跨年,然后再过28天就是除夕。

    接下来,杭州马大嫂们的见面问候语,应该是这样的:小姐妹,什么时候一起去勾庄,团点梭子蟹、大黄鱼、车厘子、白草莓?

    杭州农副物流中心水产市场 记者 施雯/摄

    问题来了——勾庄,马大嫂们逢年过节必打卡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位于余杭良渚街道的勾庄村,其实紧挨着亲亲家园,和现实中各大农批市场扎堆的“勾庄”相去甚远。

    杭州人口中叫得亲热,每年采办大小年货的“勾庄”,显然不是这个勾庄村。

    辞旧迎新之际,潮新闻记者带你“考古”勾庄,聊聊其前世今生。

    马大嫂口中的勾庄所处的行政村 记者 施雯/摄

    勾庄原本是余杭一个乡镇,2000年并入良渚后,勾庄镇这个地名,其实已经成为历史。

    2003年,原勾庄镇下辖的24个村进行了一次大整合。

    原勾庄镇的上坝儿、陈国潭、厍头㘰三村并入行宫塘村;中心桥、新桥港两村并入南庄兜村;孟家湾、盛家㘰、吴家桥三村并入东塘河村;丁公村、邱家㘰、潘塘三村并入西塘河村;沈家塘、白洋、吴王村并入勾庄村。

    金家渡、管家塘、长桥、谢村、小洋坝、吴家厍这6个原勾庄镇的小村,紧邻西湖区和拱墅区,在这次撤镇并村中并未调整,最近开园的城北“网红”良渚玉湖,就位于小洋坝和吴家厍两个村的区域内。

    记者 施雯/摄

    2005年,选址涉及行宫塘村、南庄兜村、东塘河村、运河村四村的杭州农副物流中心项目(以下简称:农副物流)破土动工,行宫塘村因此征地1900亩,征地面积为四村之首,南庄兜村次之。

    农副物流建设周期3年,2008年之后,行宫塘村村民陆续回迁到了马大嫂们心心念念的“勾庄”板块,也就是农副物流这个区域。

    杭州的“菜篮子”搬来村里,给村民们带来的最大福利是买菜“自由”,本村的农产品种类丰富、新鲜水灵,关键是源头货源,批发价比城里菜场便宜许多。

    记者 施雯/摄

    大家来“勾庄”淘年货,最喜欢逛的是哪几个市场?让我猜一下,应该就是水产、水果、蔬菜、食品、肉类这几个。

    恰巧,这些市场都建在了行宫塘村的土地上。所以准确地说,杭城马大嫂的精神家园“勾庄”,实际指的就是原勾庄镇,现良渚街道下辖的行宫塘村。

    村民们清楚地记得,最早开张的是水产市场,接着是水果市场和水产市场,然后是肉类市场。

    记者 施雯/摄

    2003年四村合并后的行宫塘村,户籍人口从原来的大约1100人,增长到大约5500人。征迁前,村里几乎没有流动人口居住,村民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

    2008年,村民陆续回迁到行宫塘新苑和逸居城两个小区,随着农副物流大量经商和务工人群的涌入。顶峰时期,村里的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5万人,是户籍人口的三倍之多。

    人口膨胀这些年,行宫塘村的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开启“房东”模式。

    拆迁前的行宫塘村,村民家的房子基本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花几万元自建的2-3层小楼。由于村里没有像样的企业,留在村里,村民找不到工作,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村里的菜地 记者 施雯/摄

    虽说村庄离杭州主城区不远,但当时村里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

    据村委工作人员回忆,拆前那一年,村集体经济账上只有40万元,连给村工作人员发工资都有困难,而回迁后的行宫塘村,依靠本村物业出租为主的村集体经济收益,如今已达600万元/年。

    行宫塘新苑 记者 施雯/摄

    村民们也算了一笔经济账,自打农副物流项目投入运营,村民们的房子就不愁租不出去,平均每户人家的年租金大概15万元。

    以前待在村里愁找不到工作,现在去农副物流几个市场转一圈,工作机会有的是,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大伯,也都去市场里当了保安。

    农副物流在本村的落地,对村民们来说,除了房屋租金,最大的福利还是农转非之后的养老保险收益。目前,行宫塘村在领取退休工资的大约有1900人。

    在村级留用地上建设的商业项目 记者 施雯/摄

    除了农副物流项目征用的1900亩土地,行宫塘村里还有1600亩待征用土地。这些年,村里也在利用村级留用地指标,投资开发一些新项目。

    比如利用农副物流“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可以进到一手新鲜食材,目前正在行宫塘村村级留用地筹建的海鲜城项目,明年即将开门迎客。

    年底你逛勾庄了没?它的名字,其实叫行宫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