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江山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现代农业“耕”基

    潮新闻 共享联盟·江山 赵晨 宋超 通讯员 扬和2024-12-23 14:19全网传播量3141
    00:00
    00:00

    小田并大田、零碎田变高产田。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针对我市部分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不足、产出效益不高的农田,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昔日分散低效的农田正焕发勃勃生机。

    连日来,位于贺村镇通贤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设者正忙着砌筑排水渠挡墙,不远处,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一条崭新的机耕路路基沿着田块伸展开去。“以前这里只是一条狭窄的水沟,村民们种些茭白等作物。每逢汛期,农田很容易被淹。加上这片农田没有统一规划的机耕路,拖拉机、收割机、耕田机等大型农机无法进入作业。”贺村镇通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初生说。

    通贤村的这片农田旁原先有一条泥泞不堪的排水沟,村民们依赖它进行农田的排水与灌溉。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维护,排水沟淤积严重,排水能力大减。今年9月,市农业农村局将这片农田的排水渠改造、机耕路硬化等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完成后,将惠及农田面积300余亩。“项目共建设机耕路2700多米、灌渠1500多米、排渠1000多米。目前,我们这个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预计明年4月前完工。”浙江金坤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周流明说。

    在位于长台镇长兴村的下徐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标段施工现场,田成片、渠相连、路成网的高标准农田已初具雏形,建设者正对平整改良的农田进行配套水渠、机耕路施工。“目前主要进行土地平整,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55%。”下徐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叶荣林说。

    下徐畈区块原先存在许多不规则且零星的田块,不适合机械化操作,除部分农户零星种植蔬菜、山茶树、紫苏等常规作物外,大部分田块处于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长台镇抓住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契机,串珠成链,把小田合并成大田。此次列入改造的共涉及263亩永久基本农田,新建灌渠2161米、排渠1758米、农机跨渠板47处、涵管15处、机耕路1740米。“这片田改造完成后,我们计划统一流转给种粮大户,今年长台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3个标段施工,将提升改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600余亩,涉及长台村、长兴村、乾湖村等5个村。”叶荣林相告。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扣“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任务要求,奋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扩面优化,全年新开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新建农田面积5300亩、改造提升面积3300亩,总投资3100多万元。目前各个项目标段正趁农闲时节和晴好天气抢抓项目建设进度,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35%。“我们将协同各项目实施乡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快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好、使用好,实现项目建设有变化,群众获得感有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