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共建蚕丝绸智慧课程群

潮新闻 记者陈骥2024-12-18 08:30全网传播量1984
00:00
00:00

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促进数智课程建设,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召集长三角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的有关高校,于12月17日召开AI赋能蚕丝绸文化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研讨会。智慧树首席顾问孙大兵、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唐矛宁,和与会专家一起启动了国家智慧课程知识图谱建设、蚕丝绸系列课程知识图谱建设。

蚕丝绸文化基地常务副主任余连祥教授介绍了基地建设4年多来蚕丝绸文化系列课程建设情况:开设蚕丝绸文化通识课,引进智慧树课程;结合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开设有蚕丝绸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必修课;对接浙江丝绸经典产业,尝试开设蚕丝绸微专业。基地与智慧树合作开发了《故宫里的刺绣》和《基于蚕丝绸文化的劳动教育》两门线上课程。近期拟建《蚕丝绸文化与现代生活》《蚕丝绸艺术》《走进非遗——中国蚕桑丝织技艺》3门智慧课程。

孙大兵专题介绍了教育部101计划与智慧树课程建设。对标101计划,要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和重塑,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发一批高水平的智慧课程。他建议长三角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要努力做好“蚕丝绸文化+AI”,打造具有地方高校特色、蚕丝绸文化优势明显的“101计划”课程群。

浙江大学原教务部部长楼程富教授给大家分享了他在评教学成果奖、一流课程、“四新”教材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发现的不少成功经验。他还与智慧树平台的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将其主持的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中国蚕丝绸文化》优化升级为智慧课程。

江苏技术大学闻燕老师介绍了该校开发的中国大学MOOC课程《蚕丝智慧与农桑文化》的建设情况,分享线上线下教学经验,同时与智慧树平台的老师探讨如何将该课转化升级为智慧课程。

蚕丝绸文化基地主任、湖州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金佩华研究员指出,中国是蚕丝绸文化的发祥地。蚕桑丝绸产业是长三角历史经典产业。长三角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有责任共建共享蚕丝绸文化系列智慧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赋能历史经典产业,持续推动蚕丝绸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
潮客_wdunjk · 2024-12-18 09:41 · 浙江湖州回复
构建蚕丝绸文化课程群,通过AI赋能,实现蚕丝绸文化时代蝶变,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