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破裂,命悬一线!联手“补心”再创奇迹

潮新闻 通讯员 林剑辉 黄彬2024-12-18 07:07全网传播量436
00:00
00:00

谢谢你们救了我父亲!

近日,经过两次手术,长达一个多月的治疗,因心脏破裂险些丢掉性命的雷先生终于康复办理出院手续,其家属将一面写着“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大红锦旗郑重地送到丽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彭丛兄副主任手上,并对他和科室的医护人员深深道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与患者的相遇是缘分,雷先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希望他今后安康幸福。”彭丛兄副主任送上诚挚的祝福。

这场“补心”的连环抢救,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赴险补心,妙手回春

10月14清晨,云和一名中年工人工作时不慎被重物击中左前胸,神志不清,被紧急送住云和县人民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云和分院)急诊室。急诊科立即启动创伤应急程序,快速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床旁超声等操作。检查结果显示:心脏外伤导致大量心包积液,进而形成心包填塞。患者血压进行性下降,随时可能心脏停搏,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同时,创伤中心胸心外科高健副主任医师立即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引流术”,引出30ml血性液体,患者生命体征明显恢复。

云和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远程邀请丽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彭丛兄进行多学科会诊。“伤者需要开胸手术,你们立即作术前准备,我以最快的速度赶来。”听完当地医生介绍,经验丰富的彭主任迅速作出判断。时间就是生命,他一边电话指导,一边飞速赶往云和。

手术室内,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拉开。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彭主任与云和县人民医院外科团队迅速开展急诊开胸探查术。

因术前无法准确预判破裂位置,鉴于常人左位心,故而经左胸切开心包后,大量鲜血涌出,吸引器吸出约800ml血性液体。要迅速找到心脏破口才能控制出血,每一秒都凶险万分。

“在这里!”短短三、四秒时间,有着20多年胸心外科技术经验的彭主任便精准地判断出血口位置,在右心房接近上腔静脉根部的位置,有一个长约2cm的裂口,鲜血随着心脏搏动不断涌出,彭主任迅速完成了伤口缝合,成功修补好破裂的心脏,将雷先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所有医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联手修心,重回生机

术后一周,雷先生从云和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后,出现胸闷气闭、恶心呕吐不适伴全身水肿,经综合评估,转丽水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

彭主任带领胸心外科专家团队经过仔细地检查诊断,确认雷先生被外伤严重撞击后,原本闭合自如的心脏内部结构三尖瓣也遭受损,出现重度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形成淤血。三尖瓣是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瓣膜,保证右心房中的血液单向流通到右心室。三尖瓣的中重度关闭不全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肚涨,少尿呈现右心衰等症状。科室专家团队讨论后,判断患者暴力伤导致右心房破裂伴随出现罕见的三尖瓣损伤,需要二次手术行三尖瓣修复手术。

11月1日,在浙大邵逸夫医院钱希明主任的指导下,胸心外科团队在全麻下行右胸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三尖瓣成形手术。“幸亏彭主任第一次补心手术做得非常成功,为二次手术打好了基础。”钱希明主任充分肯定了彭主任第一次外伤手术的巧手回春。

术后,彭主任一直牵挂着患者的康复情况。二次手术后第一天,拍片显示雷先生肺恢复良好,第二天顺利拔管、脱机。到了第五天,雷先生又突然觉得胸闷、气急,CT一查发现胸部出现自发性气胸,彭主任迅速指导胸外科医师重新给予置管排气……雷先生渐渐地开始恢复好转,直至顺利康复出院。

“外伤导致心脏破裂的患者,往往病情紧急凶险,来不及异地转移治疗,需要高超的医术,更需要团队的密切配合。”胸心外科主任吴旭辉博士深有感触地说,“此次‘补心’行动,创造了一次生命的奇迹,体现我院胸心外科团队的整体实力,更体现了医联体的团队协作优势,全流程精准、高效联动,为丽水百姓身心安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